12月25日,詞條#??频娘L還是吹到了麻省理工#登頂熱搜。有博主曬出一張照片,上面介紹了一位名叫“周信靜”的男子的求學路:他從職高一路讀到了麻省理工學院。(據12月25日新黃河客戶端)
相關截圖
職高生奮斗11年,逆襲成麻省理工博士,有人以為是調侃的段子,沒想到竟然是真的。根據溫州市龍灣區職業技術學校提供的資料,周信靜是該校2012屆計算機職專班畢業生,在讀三年里,他經歷了從懵懂迷茫到幡然醒悟的巨大人生轉折。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微信公眾號則發文介紹,周信靜以穩居專業第一的成績,在600多人的計算機學院中脫穎而出,摘得國家獎學金和校一等獎學金的桂冠。
網友嘆服“回頭看,輕舟已成航母”,就是被他的求學經歷所折服,覺得他的成功充滿了傳奇。這就說明,用高考成績來衡量一個人的成功與否,就充滿了偏見。
讓人十分驚奇的是,一些網友在新聞留言中,談到了身邊有人求學“逆襲”的例子,其中不乏??粕鷬^斗成名牌大學博士生的故事。有人表示,考上了985、211的高校,如果人生沒有方向,未來也一定會迷茫。
不管是從什么學校畢業,有了目標和方向,一步一個腳印,就會書寫自己美妙的人生,享受奮斗的過程以及成就感。人生就是這樣奇妙,沒有什么套路,也沒有照本宣科,每一步都要自己走,什么時候發力都不晚。只要永不言棄,更高的山都可以征服,更遠的路都只會在腳下。
孔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人生就是一段旅程,醒悟了,方向對了,為此努力,結局或許重要,也或許不重要。周信靜努力了,哪怕沒有到達麻省理工,同樣令人肅然起敬。因為大家從一位年輕人身上,看到他在努力成為最好的自己,這就足以令人感動。
不管有沒有到達麻省理工,也不管有沒有如此傳奇的求學經歷,上天自會獎賞每一位努力上進的人。每個人也當從他的經歷中得到醒悟:學歷困不住自己,思想有多遠,自己就能飛多遠。
人生中有很多偶然,也有很多必然,不管學歷多么高,最終靠社會承認的,還是自己的本事。就像周信靜,不管是在讀碩士期間,還是在騰訊工作期間,關于數據庫領域的研究論文,受到了行業的認同。
周信靜的經歷不僅說明“高考定終身”的說法站不住腳,而且社會上一些單位和個人所持的“第一學歷決定論”根本沒有依據,只會束縛自己的手腳。有網友戲稱,周信靜要是申請國內知名高校的博士,別人看到他的職高經歷,估計一下就被否決了。網友的調侃未必有依據,畢竟,周信靜在浙江大學讀的碩士研究生,畢業后也到了互聯網大廠騰訊。但不可否認的是,社會上對“第一學歷”的偏見和歧視還廣泛存在著,一些人在求學或求職時為此心煩意亂。從本質上看,這就是唯學歷、唯名校論的具體體現。
這就提醒,那些從職高、??苹虿恢咝3鰜淼膶W生,他們能站在與名牌大學畢業生同一個賽道上,就從一個側面說明了他們成功和付出,需要社會用平等的眼光看待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