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9.3級耀斑。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供圖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獲悉,9月6日晚19時53分,太陽爆發X9.3級大耀斑,引發太陽質子事件和日冕物質拋射。這是自2005年以來,太陽最強的一次爆發活動。
據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究員劉四清介紹,這次強耀斑爆發恰逢中國的傳統節日——中元節的第二天,因此將這次大事件命名為“中元節事件”。X9.3級耀斑是由一個代號為AR2673的太陽黑子群引發的,該黑子群從9月3日以來,在5天的時間內已經爆發了10余次太陽大耀斑,其中9月4日爆發的太陽大耀斑還伴隨有日冕物質拋射,并直接導致了中等太陽質子事件,日冕物質拋射已于7日到達地球,將引發地磁擾動。
目前已經發生的中等太陽質子事件仍在繼續,可能仍將持續2天至3天。太陽耀斑發生時,會不同程度影響地球上的短波通訊,但由于本次太陽耀斑發生時,我國恰巧正處于夜間,因此對地球短波通訊的影響較小。
劉四清提醒,太陽耀斑爆發伴隨的日冕物質拋射將會引起地球磁層、電離層和高層大氣強烈的擾動,這種巨大的空間環境擾動將可能影響到運行在其中的衛星等飛行器的性能和安全,比如高層大氣密度增加,增大了衛星運行阻力,從而加快衛星軌道的衰變;電離層暴可能會影響短波通信和衛星導航;熱等離子體注入可引起衛星表面充電;高能電子暴可能引起衛星深層充電危害等。
劉四清說,未來幾天,該代號為AR2673的太陽黑子群仍有可能產生大的爆發。中國科學院空間環境預報研究中心將持續關注并及時給出最新預報。
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究員鐘秋珍:
此次太陽耀斑爆發不會直接影響人體
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究員鐘秋珍介紹,雖然9月6日晚爆發的太陽耀斑是自2005年以來,太陽最強的一次爆發活動,但并不會直接影響人體,公眾無須恐慌。
專家介紹,地球有地球磁場和大氣兩層保護“外衣”,會屏蔽大量來自太陽和銀河系的高能粒子,即使出現大的太陽風暴,公眾也無須恐慌。
但是太陽風暴會對人造衛星活動產生比較大的影響。專家提醒,目前國家安全保障、日常生產生活都要用到人造衛星,比如衛星導航、定位,衛星通信,氣象預報等,一旦衛星出現問題,那將給國家、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給大家的生活帶來不便。因此,必須加強對太陽活動的預測預報。
據介紹,太陽活動是近地空間環境擾動的源頭,需要加強對太陽的監測和預報。目前我國的太陽觀測設備、數據積累、預測模型等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差距。針對該方面的差距,空間科學先導專項(二期)在“十三五”期間部署了3顆針對空間天氣的衛星計劃,分別是太陽風—磁層相互作用全景成像衛星(SMILE)、磁層—電離層—熱層小衛星星座探測計劃(MIT)和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ASO-S),將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以日冕物質拋射為代表的空間天氣事件在整個日地空間的傳播過程,為國家重大航天活動保駕護航。
■鏈接
太陽耀斑是太陽活動的主要標志之一,是發生在太陽大氣局部區域的一種最劇烈的爆發現象,在短時間內釋放大量能量,引起局部區域瞬時加熱,向外發射各種電磁輻射,并伴隨粒子輻射突然增強。太陽活動強弱變化每11年為一個周期,目前處于第24太陽活動周的下降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