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近期的劇烈波動引起了廣泛關注,特別是對五一假期赴日旅游的游客來說,他們發現某些商品因匯率變化仿佛在打折,但這對在日本長期生活的人來說卻是負擔,因為基本生活開支如食品和日常費用顯著增長。日本餐飲業者清水恒章表示,由于日元貶值,尤其是進口牛肉價格飆升,他正考慮更換食材或改變經營方向,反映出整個經濟環境的挑戰。
日元貶值的背后,美元的強勢地位不容忽視,特別是美聯儲2022年的多次加息行動,旨在控制美國國內通脹,卻對全球經濟產生了負面溢出效應,日本成為受此影響較大的國家之一。盡管日本一度維持負利率政策以抵御外部壓力,但在今年3月終于結束了長達八年的負利率時代,遺憾的是,這一舉措至今未能有效遏制日元的持續下滑,其對美元的匯率甚至屢創新低。
近期,日元出現短暫反彈,市場猜測可能與日本政府和央行的潛在干預有關,但長期來看,要對抗美元的強勢力道仍面臨艱巨挑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的警告,讓人聯想到日本歷史上曾遭受的經濟沖擊,如“廣場協議”,以及當前日本經濟在老齡化加劇、對美依賴度高等問題上的脆弱性。
面對困境,日本是否應通過提升利率來保衛貨幣價值,成了一個兩難選擇。專家指出,升息可能引發市場流動性緊縮,加劇日本政府本已沉重的債務負擔。日元貶值對中國等亞洲國家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如促進對日投資,但也可能削弱出口競爭力和影響貨幣配置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