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常工況I,指的就是邊坡處于暴雨或連續降雨狀態下的工況?!鄙鲜鋈耸刻岬?,近期當地出現連續降雨,雨水沖刷會帶走表面的土體,并進入縫隙產生水壓力,推動滑坡體向下滑。而這次滑坡事故的誘發原因,可能是長期降雨后排水不暢,導致容易出現裂縫的地方——填方區與原始地貌之間不斷變形擴大,最終導致滑坡產生。
他進一步指出,監測和預警方面也不是很到位:“這樣的滑坡,前期一般都有很明顯的現象,可以對潛在的滑坡區域進行預判。一些衛星監測的手段也可以直接反饋到安全中心,進行預警,再決定是否對高速公路進行封閉。”
梅州居民陳敬(化名)是此次事故的親歷者。他告訴界面新聞,自己帶著一家幾口人開車回梅州老家,途中就撞上了路面塌陷?!埃ㄜ囕v)右邊都空的,全靠左邊的輪胎和右邊的底盤沖過去的,右邊輪轂全沒用了,底盤也壓傷不少東西。”陳敬提供的照片顯示,右輪胎輪轂磨損嚴重。
圖源:受訪者供圖
陳敬回憶道,當時路面很黑,大家也顧著趕路,因此很多車都沒有反應過來,剎車也剎不住。后來,有一輛其他車道的車駛到靠近塌陷處,司機下車攔著,后面的車才沒沖下去。
“都是五一放假回家的人,所以人很多,大半夜也有塞車?!标惥床聹y事故誘因是連續下雨。所幸陳敬一家人沒有受傷,但還在后怕中,回到家后緩了很久才回過神來,“這次還帶了小孩回去,可能要很長時間慢慢消化這個事了,真的差一點就掉下去了?!?/p>
社交平臺上的視頻顯示,5月1日凌晨2時左右,事發地點冒著濃煙,跌落公路的車輛有燃燒情況。
另一名住在梅州山區的居民岳樂(化名)告訴界面新聞,進入4月后,梅州持續雨天,“梅州多山區,很多公路基本都是依山而建的,下雨天影響確實很大?!弊罱?,岳樂家附近的公路也出現了山體塌方,旁邊山體的泥土、樹木掉落在公路上,雖然不是很嚴重,但也影響了出行。
岳樂印象中,梅州此前已經發生過幾次公路塌方的事故,車輛多為貨車等大型車輛,例如2022年6月梅州S233線豐順縣留隍鎮上碗窯路段,就因暴雨發生塌方,導致一輛夜間行駛的貨車避讓不及墜落深坑,但事故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官網4月30日發布的一則消息顯示,受持續性強降雨影響,廣東部分地區高速公路、普通國省道受損。截至4月30日16時,高速公路受影響路段共計19處,已恢復6處,剩余13處封閉部分車道;普通國省道受影響路段剩余9處仍處于雙向交通管制狀態。
界面新聞注意到,此前在2023年4月1日,受連日降雨影響,梅大高速往大埔方向K55+690處的高陡邊坡暴雨狀態下也曾發生崩塌性塌方。南方日報當時報道,受持續強降雨影響,該路段發生邊坡崩塌自然災害,造成該路段雙向交通中斷,無人員傷亡。直至5月9日24時,該路段全線恢復通行。
事故路段建成還不到十年,項目建設方和運營方均為廣東省交通集團旗下公司
公開信息顯示,梅大高速公路路線全長61.3公里,采用設計速度100公里/小時的雙向四車道標準進行建設,總投資約為56.37億元。梅大高速全線橋隧比例達51%,為當時粵省山區高速公路中最高的,施工期間多次出現冒頂、塌方、透水等高風險情況。
梅州地處閩、粵、贛三省交界處,經濟水平相對欠發達,GDP不足1500億元,在省內倒數,梅大高速對于梅州而言,特別是對于大埔縣來說,重大意義。
2011年,廣東省督查組到梅州指出,梅大高速公路建設事關省委、省政府“縣縣通高速”目標的順利實現,也是造福大埔革命老區群眾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2014年12月31日,梅大高速二期及東延線竣工通車,共計33.6公里,標志著整條梅大高速公路實現全線貫通。這是貫穿大埔縣境內的首條高速路,也是粵閩相接的第三條高速公路。據界面新聞了解,此次事故發生路段正位于梅大高速二期及東延線。
如此算來,本次事故路段建成還不到十年。
一個高速公路項目的參與方主要包括建設、設計、施工、監理、運營等相關單位,其中建設單位是工程建設的組織者和管理者,運營單位是養護工程管理的責任主體。
根據公開信息,梅大高速的建設單位存在兩種說法:一是廣東省路橋建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廣東路橋建設”),二是廣東博大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梅大分公司(下稱“廣東博大高速”)。實際上,廣東路橋建設曾是廣東博大高速的股東,后來在2018年退出,目前廣東博大高速由廣東省公路建設有限公司(下稱“廣東公路建設”)全資控股。
據界面新聞記者了解,梅大高速營運管理方為廣東大潮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下稱“廣東大潮高速”)。廣東大潮高速在其官方公眾號“大潮高速”發布的文章中多次提及,公司負責梅大高速的運營服務。
比如,“大潮高速”在一篇文章中稱,2023年10月26日,廣東省高速公路服務質量評價檢查組到廣東大潮高速開展2022-2023年度高速公路運營服務質量評價檢查工作,檢查組對公司管轄的大潮、梅大高速的運營服務質量給予了高度評價。
實際上,事故發生發生前一個禮拜(4月24日),廣東大潮高速的控股股東——廣東交通實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廣東交投”)的黨委書記、董事長蔡叢華帶隊到廣東大潮高速進行調研督導,蔡叢華指出,要全力以赴做好防汛各項工作,時刻緊繃安全生產這根弦,持續強化對邊坡、橋梁、隧道、互通等重點結構物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排查和隱患跟蹤治理,加大“技防+人防”的保障力度。
天眼查APP顯示,廣東大潮高速成立于2016年,注冊資本為3000萬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鄧斌。2022年,廣東大潮高速新增了多起訴訟案件。整體來看,33.3%案件與大埔縣友宜砂石有限公司有關,涉及買賣合同糾紛,大潮公司在案件中均為被告;此外,還包括多起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建設工程勘察合同糾紛和承攬合同糾紛。其歷史被執行人次數達7次,被執行總金額1738.65萬元,7次的執行法院均為大埔縣人民法院。
值得注意的是,廣東博大高速、廣東路橋建設、廣東公路建設、廣東大潮高速和廣東交投均屬于廣東省屬國企廣東省交通集團旗下成員。
公開資料顯示,廣東省交通集團是一家大型國有資產授權經營有限責任公司,于2000年6月28日掛牌成立,總部設在廣州,注冊資本268億元人民幣,對省級管轄的高速公路投資、建設、運營統一管理。
目前,廣東省交通集團擁有全資、控股和實際管理的公司16家,其中上市公司2家[粵高速(A+B)、粵運交通(H)]、駐港澳企業4家,合并報表范圍內企業總數173家,員工總數約62000人。截至2022年末,集團管理的資產總額約7404億元,綜合實力居廣東企業50強和中國企業500強。
廣東省交通集團2023年財務報表顯示,公司2023年實現營收567.47億元,同比增長13.44%;凈利為20.29億元,同比下降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