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特斯拉因CEO馬斯克的突然造訪再次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4月28日,馬斯克的北京之行異常緊湊,他在不足一天的時間內,密集會見了多位中國政府官員及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這一系列高效率互動似乎預告著特斯拉即將在中國市場采取重要行動。
訪問當天,傳來利好消息:特斯拉中國通過了國家汽車數據安全審核,涵蓋了從車外人臉信息保護到車內數據處理的各項標準,標志著特斯拉正式進入行業“白名單”。這不僅可能解除各地對特斯拉車輛的限制,還預示著其全自動駕駛系統(FSD)在中國應用的可能性增大。盡管特斯拉中國方面表示FSD國內落地時間尚未確定,但暗示進程或將加快。
資本市場迅速對此作出積極反應,4月29日,特斯拉股價在美國股市開盤前勁升約6%,市值一夜之間增加了約5954億人民幣。盡管公司股價今年來已累計下挫近三分之一,這一消息無疑為投資者注入了強心劑。
然而,FSD在華真正落地仍面臨挑戰。首要問題在于AI算法的本地化適應,中國獨特的道路環境,如頻繁出現的電動自行車,要求特斯拉必須對算法進行針對性優化,而這涉及數據收集、團隊建設及長期訓練,尤其是在利用中國數據訓練AI的合規性上,目前尚存不確定性。其次,FSD高昂的售價(6.4萬元人民幣)相比國內競爭對手(如小鵬、問界等)的同類產品高出許多,高價策略在缺少足夠本土用戶數據反饋的情況下,不利于軟件的持續優化和用戶體驗提升。
馬斯克此行的興趣點不止于新能源汽車,還包括與中國的合作在人工智能、電動車儲能等領域的深入發展,旨在推動清潔能源與自動駕駛技術的實際應用。作為中國對外開放的典范,特斯拉在中國市場有望獲得更多政策與資源支持。
面對之前遭遇的銷售滑坡、股價重挫及大規模裁員等困境,馬斯克此番訪華,不僅意在尋找新的業務增長機遇,也為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未來描繪了更廣闊的藍圖。在這短暫卻高效的訪問后,特斯拉在中國的故事或將翻開更加精彩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