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俠”坐不住了,說來就來,說走就走。
馬斯克此次中國行不超過24小時,卻拉動特斯拉股價大漲超15%,市值增加超82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944億元)。這次“意外之旅”的目的達成了嗎?
據環球時報援引法新社報道,美國特斯拉公司CEO馬斯克已于4月29日乘坐他的私人飛機離開了北京,有航班跟蹤平臺的信息顯示,該架飛機的目的地是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28日下午馬斯克抵達北京。路透社稱,馬斯克此次中國之行此前并未公開,報道形容,這是他對中國“一次令人意外的訪問”。
不過,據環球時報,一名知情人士表示,馬斯克此行是為了尋求在北京與中方官員會面,討論在中國推出完全自動駕駛(FSD)系統,并尋求獲得批準。
本月早些時候,馬斯克曾在社交平臺X上稱將“很快”向中國用戶推出FSD技術。
據每日經濟新聞,馬斯克此次訪華期間,特斯拉在華智能駕駛合規化的確邁出了重要一步。
4月28日,中汽協官方發布《關于汽車數據處理4項安全要求檢測情況的通報(第一批)》,其中,比亞迪、理想、路特斯、合眾新能源(哪吒汽車)、特斯拉、蔚來6家企業的76款車型符合汽車數據安全4項合規要求。
據第一財經,特斯拉方面稱,各地已陸續解除對特斯拉等智能網聯汽車的禁行禁停限制。
另據證券時報,根據特斯拉用戶APP顯示,特斯拉中國官方的FSD服務的購買頁面描述已經由“稍后推出”改為“即將推出”。
值得一提的是,馬斯克不愧是“自帶熱搜體質”,在中國的20多小時里,“馬斯克抵達北京”“馬斯克自稱是中國的粉絲”“消息稱特斯拉中國版FSD和百度合作”等話題霸榜熱搜。
據第一財經,針對合作傳聞,記者詢問百度方面,截至29日下午百度并未做出回應。
29日午后百度股價拉升逾6%,彼時上漲4.36%至105.3港元。
據環球時報,馬斯克此次行程恰逢北京車展舉辦之際,特斯拉在此次車展上沒有展位,上一次參展是在2021年。
當下,特斯拉急需新的增長曲線,FSD也急需在各大市場變現。
根據特斯拉發布的2024年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一季度特斯拉營收213億美元,同比下滑9%。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特斯拉產量為43.34萬輛,交付量為38.68萬輛,均低于華爾街預期。
其中,一季度交付量同比下滑8.3%,環比下滑20.1%。這也是近四年來特斯拉季度交付量首次出現同比下滑。
馬斯克在一季度財報會上指出:未來不僅是電動的,而且是自動駕駛的。
據21世紀經濟報道,他曾多次強調FSD是未來特斯拉汽車業務的最重要利潤來源。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當地時間4月26日,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宣布,已經開始對特斯拉展開新的調查。
此次調查車輛涵蓋美國2012年至2024年生產的配備輔助駕駛系統Autopilot的Model Y、Model X、Model S、Model 3 和Cybertruck。
據悉,特斯拉本次被調查的主要原因為在車輛被召回并進行了軟件更新后又發生了多起碰撞事故,且監管機構的初步測試結果也引發了擔憂。雖然特斯拉2023年12月宣布召回超過200萬輛汽車,并對輔助駕駛系統Autopilot進行了功能升級,但其安全性仍遭NHTSA質疑。
西街觀察
馬斯克來華,
是對“產能過?!蓖断路磳ζ?/p>
暌違五年的北京車展,回歸便成為頂流。
“王”要見“王”。雷軍開了頭,周鴻祎湊熱鬧,車企CEO個個親自下場。切磋技藝,互相打氣,這場社交轟趴,營造了中國新能源車企“頂峰相見”的既視感。
難怪,鋼鐵俠也坐不住了,說來就來。
4月28日,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北京會見了特斯拉CEO馬斯克。李強稱,中國的超大規模市場將始終向外資企業敞開。
超大市場,參與主體多,競爭激烈,催生出的創新也多。中國市場是中外車企同場競技的舞臺,也是擂臺。
車展是競技場,也是輿論場。
馬不停蹄路演的雷軍,唱K跑調的李斌,英文砍價的曾毓群,擠地鐵看車展的王傳福,一眾大佬的出現,把營銷的用心和賣車的野心都寫在了臉上。
馬斯克來華的行程事先并未對外披露,來華的目的也眾說紛紜。市場上流傳的重磅消息,FSD入華有望提速、Model 2明年上市都在列其中。
盡管沒有現身車展,但馬斯克選擇在車展的節點閃現,已經自然形成了和車展的輿論捆綁。他大方表示,“很高興看到電動車在中國取得進展,未來所有汽車都將是電動的”。
不贊同“產能過剩論”,企業家馬斯克的態度一目了然。這背后,從市場反饋來看,中美究竟要做伙伴還是對手,答案也是顯而易見的。
馬斯克此次中國行不超過24小時,卻拉動特斯拉股價大漲超15%,市值增加超821億美元。
超大市場是開放的,是共贏的,是你我的。
作為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的受益者,跨國企業基于市場經濟規律在全球配置資源,目的是實現利潤最大化。
無論馬斯克帶著什么樣的KPI來到中國,共享中國超大市場蛋糕是肯定的,投資中國意味著什么,聰明的外企都能算清一筆賬。
新能源乘用車在新車銷售中的滲透率達到42.3%,市場早已度過了最初的嘗鮮階段,正在走向主流大眾。流量營銷增加了市場關注度,也培育了消費者對新能源車的認知和辨識。
車展回歸,成為新晉“頂流”,也誕生于中國新能源車狂飆的背景之下。中國汽車市場一直是全球最大最賺錢的市場,在新能源車領域更是站上“C位”,走出獨立行情。
當前,全球新能源汽車出現降溫趨勢,而中國新能源汽車占比超過全球新能源車銷售總量的三分之二,創下歷史新高。
潑天的流量是表,硬核的競爭力是里,無論是雷軍還是馬斯克,誰都不想錯過,誰都不能掉以輕心。
10年前,馬斯克注冊了微博賬戶,他的第一條微博這樣寫道:“we are going to do the right thing for you in China market.”
那些所謂“產能過?!薄懊撱^”的論調,白宮就算有意,馬斯克們也不會同意。
編輯丨楊博 綜合北京商報(評論員 陶鳳 記者劉洋 劉曉夢)、環球時報、21世紀經濟報道、第一財經、每日經濟新聞、證券時報
圖片丨微博@央視新聞 截圖、北京商報、抖音@中國新聞社 視頻截圖、壹圖網、中國汽車協會官網截圖、特斯拉App截圖、微博@特斯拉 截圖、視覺中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