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美國特斯拉公司CEO埃隆?馬斯克“24小時”中國行,特斯拉和他自己賺得“盆滿缽滿”。4月29日,截至美股收盤,特斯拉股價大漲超15%(15.31%),市值一夜大漲82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944億元)。同時,彭博億萬富翁指數顯示,馬斯克的凈資產在跌至近一年最低水平后,最近幾日又開始飆升:在過去的五天里,他的凈資產增加了37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697.61億元),這是他自2022年3月以來的最大單周漲幅。
消息面上,據央視新聞,4月28日下午,應中國貿促會邀請,馬斯克抵達北京。航班跟蹤平臺的信息顯示,馬斯克的飛機4月29日13:17從北京首都機場起飛,離開中國,該架飛機的目的地是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據統計,此次馬斯克中國行總共呆了不到24小時。
對于此次馬斯克訪華的目的,路透社消息稱,馬斯克此次訪華意在推動特斯拉FSD(Full-Self Driving,全自動駕駛)系統在華落地。
在馬斯克來華當天,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宣布,包括特斯拉在內的6家企業的汽車符合數據安全4項合規要求,特斯拉方面表示,各地對特斯拉使用限制已陸續取消。對此,外媒普遍認為,這為FSD系統進入全球最大汽車市場掃清了一大障礙。
4月29日,有消息人士稱,特斯拉將在百度提供的車道級導航和地圖的基礎上部署其中國市場的FSD服務。對此,百度并未對此做出回應。
對于特斯拉FSD入華,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在社交媒體上公開表示,“我對特斯拉的FSD技術進入中國持非常歡迎的態度,它們都是新質生產力的代表,我們應當支持技術多元化和市場百花齊放?!彼J為,只有當更多的優質產品和技術進入市場,才能推動整個行業的進步,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優質的體驗,從而推動市場實現良性發展和持續增速。
那么,特斯拉FSD何時落地中國?4月29日,特斯拉中國方面回應:“目前具體時間不好說,但預估是快了?!?/p>
——自動駕駛技術發展路線
從自動駕駛技術發展路線來看,汽車駕駛自動化可分為0級至5級,分別對應應急輔助、部分駕駛輔助、組合自動駕駛、有條件自動駕駛、高度自動駕駛以及完全自動駕駛。當前中國L2級輔助駕駛已經具備大規模量產的能力,新上市車型裝配輔助駕駛的越來越多,并且在L3、L4自動駕駛系統也現處于研發和小規模的測試階段。
我國已有多家車企已經開展L3級自動駕駛路測甚至L4級路測,在自動駕駛系統上初速度(Momenta)、華為等企業的技術競爭力仍然明顯領先。對于小米來說,小米起步稍慢,需要不斷積累更多數據和完善算法,進一步推動L3、L4級別自動駕駛系統研發和測試工作,緊跟行業技術趨勢。
——頭部企業自動駕駛架構對比
根據小米技術發布會,小米智駕采用的底層算法為BEV+Transformer+占用網絡,并將大模型技術全面融入。但相比較自動駕駛領域領先的特斯拉和華為,小米自動駕駛的底層算法仍類似于2022年特斯拉FSD V11,而2023年特斯拉則已開始正式訓練端到端模型,并于2024年已發布FSD Beta V12測試版;對比國內廠商華為,華為采用BEV + Transformer+GOD網絡(通用障礙物檢測網絡)架構,并基于道路拓撲推理網絡進一步增強,在實際運行中性能優秀且降低了自動駕駛技術對于高精地圖的依賴性。因此小米在自動駕駛算法上仍然需要持續跟進研發。
——自動駕駛技術專利情況
從自動駕駛細分專利技術申請的熱度來看,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具備較高的專利申請熱度,專利申請總量達184467項,申請人數量達89664個;從技術跨度來看,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和慣性傳感器技術專利跨度較大,技術跨度分別達531個和532個IPC小類;從技術市場覆蓋廣度來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感性傳感器和激光雷達均覆蓋60個以上國家和地區,說明這些技術受到全球范圍內的關注和研究。
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認為,中國自動駕駛汽車行業目前及將來一段時間內還將處于研發的初級階段,從滲透率來看,樂觀預測到2030年,中國L0級別、L1級別、L2級別、L3級別、L4級別自動駕駛的滲透率分別達到7%、11%、51%、20%、11%。隨著5G、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的發展,自動駕駛系統的性能和穩定性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感知、決策、執行等關鍵技術方面,未來,自動駕駛技術將實現更多的突破和市場應用,不斷向著更高效、更安全、更智能的方向發展。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中國農業大學車輛工程研究所所長王國業表示,特斯拉FSD將在中國落地是肯定的,因為允許落地后,特斯拉FSD需要對國內銷售車輛的行車數據進行深度學習,這樣才能訓練出比較好的效果。不過,王國業強調稱,即使特斯拉FSD在中國落地,其收集到的數據也不可能傳到國外,只能在中國進行自動駕駛算法訓練。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無人駕駛汽車(自動駕駛汽車)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