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圖:圖蟲創意
導讀
壹 || 蘋果公司對產品在體驗及技術成熟度上,“屬于高標準、嚴要求”,不會允許未見產品先炫技式的營銷,“這在產業內幾乎是有共識的?!?/p>
貳 || 因初始定價在萬元以上,折疊屏手機被劃分在高端小眾類目下,如今卻因越來越多廠商的入局,而有了沖擊主流市場的趨勢。
叁 || 大勢所趨,廠商擁躉,可現實是,各廠商在折疊屏產品上并未起量。從折疊屏手機誕生至今,價格昂貴一直是其不可規避的話題。除此之外,大屏的特點之于普通用戶而言,對比移動終端設備的使用場景,真正需要折疊屏手機的時刻并不多。
肆 || 各家廠商的折疊屏產品,想達成與軟件方的適配,對于軟件內容方是一個額外的工作量,“并且沒有統一標準”,這樣一來,短期內各手機廠商比拼的是,“各自軟件與內容方的生態協作”。
“蘋果做不做折疊屏手機,什么時候推出折疊屏手機?”在手機制造產業鏈上游已經深耕了20余年的楊舒,一直在跟蹤,身為屏幕制造企業的管理中層,楊舒還是多年來的“果粉”。
2021年,安卓系主流手機廠商均推出了折疊屏手機后,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遐曾發布報告,預測蘋果可能在2023年推出折疊款iPhone。
上述消息一度讓楊舒興奮不已,她甚至跟身邊人吹牛,“2023年蘋果出折疊,我就肯定會換手機?!?/p>
然而,這個期許面臨延期。今年2月末,屏幕供應鏈咨詢公司DSCC分析師預計,蘋果折疊屏iPhone將較原計劃推遲兩年出貨,如此推算,蘋果的折疊屏手機或于2025年面市。
蘋果暫缺席
楊舒向記者回溯稱,蘋果在采用AMOLED屏方面,較安卓陣營的手機廠商們也晚一些。
2016年,三星、華為、OPPO、vivo和小米都已經推出了搭載AMOLED顯示屏的手機,蘋果直到2017年,才宣布會推出搭載AMOLED屏的iPhone 8。
盡管推遲,但在上述信息發出后,楊舒記得這曾給整個AMOLED屏幕出貨帶來不小的促動。
有此先例,“蘋果不用這個屏自有它的道理。”楊舒覺得,蘋果要在柔性AMOLED方面“把屏吃透,用到極致”。
楊舒日常會與下游手機廠商頻繁打交道,她的感受是,蘋果早自喬布斯時代起,產品面市前不會對外主動釋放任何信息,“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嚴格”。
蘋果公司對產品在體驗及技術成熟度上,“屬于高標準、嚴要求”,不會允許未見產品先炫技式的營銷。不只楊舒有此感知,“這在產業內幾乎是有共識的。”
同在手機零部件產業鏈上游深耕多年的劉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用了“極致完美”一詞來形容蘋果公司對產品的追求?!皯B度可以說是苛刻的?!睆募夹g維度上,劉鑫將蘋果視為手機行業的風向標。他將時間點拉回至蘋果第一代產品推出時,相較此前占據手機市場霸主地位多年的諾基亞而言,“完全是給大家打開了一個嶄新的手機世界?!?/p>
什么是真正的智能手機?蘋果用3.5英寸全觸控的iPhone一代給出了答案,當時,不論是極客愛好者還是手機用戶們,甚至是整個手機零部件產業鏈,都記住了這個被咬了一口的蘋果標志。自此,智能手機產業的標桿出現。
被安卓手機廠商喊得最多的“黑科技”,在蘋果早期的多款iPhone上都有所體現。果粉陳先生向記者介紹到,像電容式指紋解鎖、3D結構光的面部解鎖,以及將使用了10年的經典Home鍵徹底取消......陳先生所理解的是,“根據以往表現,蘋果在技術開發還未成熟時,不會搭載到旗艦產品上。”
陳先生還記得,在2008年時蘋果就曾申請了前置指紋識別(Touch ID)的專利,但直至2013年才在iPhone的第7代產品iPhone 5s上搭載使用?!疤O果并不是所有技術都會走在安卓前面?!彼峒?,自2019年后,整個安卓手機陣營幾乎每個廠商的旗艦手機,都采用了120Hz的高刷新率、高采樣率,但蘋果始終采用60Hz的刷新率,這曾讓不少網友評價其“固步自封”。
其實,蘋果早在其平板電腦中采用了高刷新率,也給用戶帶來了不錯的體驗感,“技術已經成熟”,但在當時的iPhone 12上依然規避應用。陳先生告訴記者,蘋果直到iPhone 13時“高刷”才姍姍來遲。蘋果對產品打磨的精細程度,也讓楊舒覺得,“蘋果相對謹慎,不愿意冒進?!?/p>
折疊是方向?
提及折疊屏手機,“果粉圈也分兩極,有的認為蘋果在擠牙膏?!标愊壬f,不過他對蘋果當下的選擇有個人理解,“不是不能做,時機未到?!?/p>
記者查詢資料獲悉,蘋果公司早在2020年7月就申請折疊屏專利,該專利于當年11月被審核通過后,在其說明中顯示其設備為“可折疊設備”,再無其他介紹信息。
在DSCC分析師發出蘋果折疊屏iPhone再推遲兩年面市的消息后,其也同步釋放出了一個信號——蘋果正在研發折疊屏iPad。
劉鑫從技術研發層面看,蘋果足夠有能力做一款折疊屏手機,只是,落后于安卓陣營久了,讓等待著的果粉們愈發焦急。
不過,時間表雖有更改,接受記者采訪的幾位人士仍樂觀表示,“蘋果并沒有放棄折疊屏產品?!?/p>
對下游各個終端廠商的一舉一動進行跟蹤、監控時,楊舒發現,廠商雖各有規劃,卻在折疊屏手機的大方向上“一致且明確”。
回憶起2019年的MWC,來自全球各界的參展和觀展人士,都涌向三星和華為的展臺,目的便是一睹折疊屏手機的“芳容”。
那之后,折疊屏手機從概念走入了大眾視野,楊舒將那一年視為,對屏體和終端廠商具有紀念意義的元年。不過,在對顛覆性產品予以肯定的同時,她始終記得,“當時只能隔著玻璃罩子看?!?/p>
這意味著什么?“很多東西還沒有準備好?!睏钍孢€看到,沒有實際產品的廠商,爭先展示出自家的折疊屏demo(演示),她認為這些都是在通過秀肌肉以提升品牌力。
從只可遠觀到如今直接上手、體驗,三年時間里,包括小米、OPPO甚至是重新出發的榮耀,都接連推出了各自的折疊屏手機產品,既表明著折疊屏技術的發展之快,更意味著,“不上折疊就談不上高端化?!睏钍嬲f。
一直對國產手機品牌進行深入觀察的IDC中國研究經理王希,也看到近幾年各家在上探高端價位市場上做出的努力,提及主流手機廠商對折疊屏手機的布局,他從產品形態的角度分析,“安卓陣營走出了不同于Apple的差異化路線。”
為了持續挑戰高端市場、樹立未來高端品牌的形象,國產品牌紛紛對折疊屏手機產品進行主動探索。采訪中,王希也從市場角度分析,折疊屏產品對手機廠商的品牌高端化形象建立有幫助,不止于此,“從需求上講,可以刺激消費者的換機需求,從技術的角度可以促進廠商的研發實力積累。”
因初始定價在萬元以上,折疊屏手機被劃分在高端小眾類目下,如今卻因越來越多廠商的入局,而有了沖擊主流市場的趨勢。
OPPO的折疊屏手機FindX面市三個月后,OPPO首席產品官劉作虎便公開表示,其成為“中國市場有史以來銷售速度最快的折疊屏手機”。在2022年初,帶來了折疊屏手機MagicV的榮耀方面也釋放出利好消息。
“2022年折疊屏手機市場可以增長10倍?!睒s耀CEO趙明在2022年MWC期間預判,他不但認為折疊屏會成為手機廠商們一個新的增長領域,甚至同普通手機一樣,“折疊屏會成為智能手機的主流?!?/p>
產業研究機構也大多看好。CINNO Research發布的報告預計,2022年全球折疊屏智能手機銷量有望達1569萬部,同比增長107%。
楊舒并不否認折疊屏手機的增速快,她援引市場研究公司UBI Research發布的預測數據,可折疊手機市場預計到2026年累計或超過1億部,占總數的9.7%。但是她覺得折疊屏手機想要成為市場主流產品,還存有不小的差距。
消費現實
大勢所趨,廠商擁躉,可現實是,各廠商在折疊屏產品上并未起量。
一位西南區域的通訊設備渠道商向記者講述,旗下包括華為、小米、OPPO及榮耀的多個門店,雖對各品牌的折疊屏手機都有備貨,卻無法保證相應品牌門店都可以展出折疊屏手機的實體機。“米粉”余先生來自杭州,他曾專門去家附近的小米之家,想體驗下MIX FOLD這款折疊屏手機,“光看介紹,在線上查看了參數,還得實際摸一摸,看一看?!笨勺屗氖牵挥心P蜋C。
瀏覽各手機品牌在天貓以及京東等電商渠道開設的官方旗艦店,記者看到不少折疊屏產品銷量都有“1000+”,產品相關評論更是多到超萬條,但在向包括小米、榮耀等在內的手機廠商詢問,折疊屏手機面市以來的出貨量及備貨情況時,各方均表示沒有可披露的數據。
談及折疊屏手機當下的產能問題,楊舒分析,要從兩方面來看廠商做折疊屏手機的目的,“它是作為提升自己品牌的一種手段,另一種則是市場上的需求量本身就不大?!彼敢鈱⑶罢咭曌魇謾C廠商目前的主要考量。
如此,“廠商不會主動產出太多”,楊舒告訴記者,委婉地理解是,廠商會把控廣告費用的支出,畢竟這一目的下投入生產折疊屏手機,不過是“賠錢賺吆喝”。
2019年巴展采訪歸來后,記者曾就“柔性屏”對話深圳市平板顯示行業協會首席顧問孫政民,彼時看到中國顯示集群已經打破了三星在OLED技術及規模量產上的壁壘,他曾期待,“不出5年,大有領先全球的可能?!?/p>
3年時間過去,京東方、維信諾、天馬等顯示企業動輒百億級規模,投資建設的柔性顯示生產線,如今在屏幕量產上早已不是問題,但聚焦產業鏈下游,孫政民發現身邊用折疊屏手機的人寥寥無幾。
“我不看好折疊屏手機。”記者于3月3日晚采訪孫政民時他說,他曾提出拿15000元給十八九歲的外孫,讓其在“折疊屏手機”和“任意款手機+一個iPad”之間做選擇,“價錢差不多”,他沒想到年輕人的最終選擇依然是后者。
從折疊屏手機誕生至今,價格昂貴一直是其不可規避的話題。除此之外,大屏的特點之于普通用戶孫政民而言,對比移動終端設備的使用場景,他覺得,真正需要折疊屏手機的時刻并不多,“也就商務辦公時,折疊屏手機展開變成大屏,會讓一部分人免于攜帶多個終端設備?!?/p>
孫政民曾看到一位海歸人士在用折疊屏手機,上前一問,“沒用幾個月,就已經有折痕了?!绷硗庾屗⒉灰馔獾氖?,上述人士的關注點在于“時髦”。
楊舒今年春節時也看到一位朋友在用三星的折疊屏手機,她出于好奇詢問起對方使用感受,只聽朋友答到,“買回來一共打開過三次,幾乎都是合著,當作一個正常的直板手機在用。”
出于機身炫酷、設計時髦等理由,一些用戶購買了折疊屏手機,孫政民覺得,在真正解決用戶對手機產品的基礎需求上,各家廠商都有面臨的問題。
未來可能
據了解,目前折疊屏手機中,因前蓋材質而分為CPI(無色聚酰亞胺)與UTG(超薄玻璃)兩種類型。動輒破萬元的華為折疊屏手機,就曾因屏幕前蓋采用了CPI而被吐槽“塑料感”。“我們都會認為塑料是很便宜的東西?!睏钍娼忉專馁|問題往往為這樣一個價高且定位高端的產品增添了“廉價感”,不免讓用戶覺得“不值,不高端”。
基于觀察,王希覺得,折疊屏手機產業鏈下一步應圍繞硬件可靠性,如超薄玻璃UTG、鉸鏈的強度、抗跌落方面再優化。
劉鑫也曾上手體驗過某廠商的折疊屏手機,在展開變大屏后,App的體驗不過是簡單粗暴的拉大顯示,沒有專門的優化,體驗并不是很好。
倒退兩三年,折疊屏手機在技術、產品體驗上存在硬傷,在劉鑫看來,即便屏幕、鉸鏈等關鍵元器件層面,已能更好地滿足產品的柔性顯示、閉合與懸停等功能,但在實際的應用場景中,依然會面臨著一些App適配、內容適配等關鍵問題。
“比如橫向折疊,手機打開以后不應該是對內容簡單的拉伸放大?!蓖跸R仓敝刚郫B屏手機在軟件適配性方面存在的問題,他建議廠商充分利用大屏多出一些別的功能,或讓用戶在視野內獲取更多的信息。
針對目前尤其安卓軟件生態比較分散的現實,王希提及,各家廠商的折疊屏產品,想達成與軟件方的適配,對于軟件內容方是一個額外的工作量,“并且沒有統一標準”,這樣一來,短期內各手機廠商比拼的是,“各自軟件與內容方的生態協作”。
依據目前折疊屏手機的使用情況看,“顯示屏的壽命,確實在快速進步?!钡跸7治?,現在此類產品的使用群體樣本少,部分極端使用場景、環境還沒有被大量涉及到,對屏商而言依然存有考驗。
“屏體已經準備好了。”楊舒明白,折疊屏手機的未來絕不能依靠單點突破,目光還得投向全產業鏈。例如,終端如何提升技術自研能力,甚至更好地整合關鍵部件,屏體、鉸鏈、芯片、電池等上游供應更好解決后,終端廠商是否形成一個更好的軟硬一體化方案,讓折疊屏手機更輕一點,或在形態之外,能讓用戶在交互體驗上直接被打動。
在楊舒看來,即便安卓陣營的廠商們在折疊屏戰術上具有先發優勢,但在創新技術研發以及核心部件的供應整合能力上,更具優勢的蘋果并沒有放棄折疊屏手機,未來,蘋果能否讓柔性屏技術和產品呈現新的可能,楊舒頗為期待。
(應采訪對象要求,楊舒、劉鑫為化名)
42個關鍵詞!在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尋找未來發展確定性
國家賬本2022:可持續性下的積極財政
大救市!為什么是鄭州?
經 濟 觀 察 報 ∣理性 建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