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二季度的經濟形勢,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北京經濟社會發展具有諸多有利因素,國家及本市已出臺的各項政策效應將集中釋放,特別是二季度國家將加快推進實施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等重大部署,本市的重大產業項目產能也正在逐步爬坡。二季度小長假多,“假日經濟”和豐富的重大活動舉辦有利于消費持續升溫。二季度生產擾動因素減少,總體來看,北京有基礎、有條件實現當季經濟良好增長。在承上啟下的二季度,本市將在科創中心、京津冀協同等六方面重點發力。
首先,二季度本市將繼續發力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上構筑新優勢。比如,聚焦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等領域,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強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推動從“1-10”的科技成果轉化,打造“政產學研用金”六位一體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探索“事業+企業”法定實體運營機制。加強“三城一區”聯動,切實把科技創新優勢轉化為發展動能。發布“人工智能+”行動計劃,加快本地大規模智能算力群建設,壯大人工智能數據訓練基地。盡快完成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建設3.0階段任務,有序開放北京南站、首都機場自動駕駛測試。
二是要加快構建現代化首都都市圈,在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展現新作為。例如,打好疏解整治促提升組合拳,統籌用好騰退空間和地下資源,服務保障央屬標志性項目向外疏解。推進北京和雄安政務服務同城化,推動城市副中心標志性項目按期完工。加快“六鏈五群”產業布局落地,出臺京津冀重點產業集群建設方案,制定京津冀重點產業鏈圖譜落地方案,滾動完善產業協同項目庫等。
三是以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在更高水平經濟循環中形成新平衡。用好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盡快出臺本市行動方案,提振新能源汽車、電子產品等大宗消費,抓好AI智能終端生產和促銷。壓茬推進傳統商圈改造提升。抓住二季度“假日經濟”契機,積極開展消費季活動,組織好大型會展、演出、賽事,全面提升現金、銀行卡、移動支付等支付受理環境。壓茬推動160項市區重點項目開工建設,力爭上半年364個災后重建和增發國債項目全部開工。
四是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在優化營商環境上亮出新服務。提高市區兩級改革創新協同性,爭取涉及國家事權事項盡快取得突破。大力推進大興機場綜保區二期建設。高水平辦好中關村論壇,籌辦服貿會、金融街論壇、北京文化論壇,完善各類會展會議招商功能。擦亮營商環境“北京服務”品牌,推出第三批“一件事”場景建設清單。
五是全力推進綠色北京建設,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上體現新力度。全面開展揚塵百日攻堅,例如,加快制定移動源新能源化配套政策,打好碧水、凈土保衛戰,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品質,推動生態涵養區綠色發展。優化調整能源、產業、交通運輸結構,積極擴大外調綠電來源,加快汽車“油換電”和充電樁建設等。
六是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提升城市精細化治理水平上塑造新品質。開展穩崗擴崗促就業等專項行動,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推進養老家庭床位和普惠托位建設,完善分級診療機制,推動綜合醫院住院條件改善。推進地鐵3號線一期等項目基本完工,拓展通學、通醫、通游公交線路等。
文/本報記者蔣若靜
關于二季度的經濟形勢,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北京經濟社會發展具有諸多有利因素,國家及本市已出臺的各項政策效應將集中釋放,特別是二季度國家將加快推進實施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等重大部署,本市的重大產業項目產能也正在逐步爬坡。二季度小長假多,“假日經濟”和豐富的重大活動舉辦有利于消費持續升溫。二季度生產擾動因素減少,總體來看,北京有基礎、有條件實現當季經濟良好增長。在承上啟下的二季度,本市將在科創中心、京津冀協同等六方面重點發力。
首先,二季度本市將繼續發力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上構筑新優勢。比如,聚焦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等領域,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強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推動從“1-10”的科技成果轉化,打造“政產學研用金”六位一體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探索“事業+企業”法定實體運營機制。加強“三城一區”聯動,切實把科技創新優勢轉化為發展動能。發布“人工智能+”行動計劃,加快本地大規模智能算力群建設,壯大人工智能數據訓練基地。盡快完成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建設3.0階段任務,有序開放北京南站、首都機場自動駕駛測試。
二是要加快構建現代化首都都市圈,在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展現新作為。例如,打好疏解整治促提升組合拳,統籌用好騰退空間和地下資源,服務保障央屬標志性項目向外疏解。推進北京和雄安政務服務同城化,推動城市副中心標志性項目按期完工。加快“六鏈五群”產業布局落地,出臺京津冀重點產業集群建設方案,制定京津冀重點產業鏈圖譜落地方案,滾動完善產業協同項目庫等。
三是以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在更高水平經濟循環中形成新平衡。用好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盡快出臺本市行動方案,提振新能源汽車、電子產品等大宗消費,抓好AI智能終端生產和促銷。壓茬推進傳統商圈改造提升。抓住二季度“假日經濟”契機,積極開展消費季活動,組織好大型會展、演出、賽事,全面提升現金、銀行卡、移動支付等支付受理環境。壓茬推動160項市區重點項目開工建設,力爭上半年364個災后重建和增發國債項目全部開工。
四是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在優化營商環境上亮出新服務。提高市區兩級改革創新協同性,爭取涉及國家事權事項盡快取得突破。大力推進大興機場綜保區二期建設。高水平辦好中關村論壇,籌辦服貿會、金融街論壇、北京文化論壇,完善各類會展會議招商功能。擦亮營商環境“北京服務”品牌,推出第三批“一件事”場景建設清單。
五是全力推進綠色北京建設,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上體現新力度。全面開展揚塵百日攻堅,例如,加快制定移動源新能源化配套政策,打好碧水、凈土保衛戰,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品質,推動生態涵養區綠色發展。優化調整能源、產業、交通運輸結構,積極擴大外調綠電來源,加快汽車“油換電”和充電樁建設等。
六是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提升城市精細化治理水平上塑造新品質。開展穩崗擴崗促就業等專項行動,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推進養老家庭床位和普惠托位建設,完善分級診療機制,推動綜合醫院住院條件改善。推進地鐵3號線一期等項目基本完工,拓展通學、通醫、通游公交線路等。
文/本報記者蔣若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