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雪,肯定看東北!”你以為“強降雪”獨屬東北三省的“經典款”?
其實,還有山東半島這款“冷流雪”。
12月20日,位于山東半島的煙臺、威海地區遭遇極端性冷流暴雪。網友拍下了煙臺大學附近海邊的雪景并配文:冷流雪正在狂暴,宛如北極科考!
一時間,“煙臺大學 冷流雪”“煙臺威海遭遇極端性冷流暴雪”等話題引發多平臺網友關注。作為山東半島的“特產”,冷流雪究竟什么是雪?為何它偏愛山東半島?它曾經歷哪些“風花雪月”的故事?
最后一波冷流雪
據@山東天氣 21日消息,一夜暴雪過后,煙臺市牟平化身北極圈“分圈”。深度超過50厘米,煙臺的雪一腳踩進去能沒到膝蓋,一組現場圖感受一下↓
冷流雪不只有煙臺。昨日的威海文登降雪量26.3毫米,煙臺23.7毫米。截至今晨8時,文登和煙臺積雪深度超過50厘米。
威海今年11月以來的累積降水量已經達到139.9毫米,是195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而煙臺今年11月以來累積降水量達114.7毫米,這在歷史同期也十分少見。
雪窩子再次迎強降雪 。廣東網友首先坐不住了,再次表達了對看雪的靈魂執念。
“這次暴雪過程屬于一次極端事件。”山東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楊成芳介紹,到22日,煙臺和威海地區將再次出現強冷流降雪,煙臺北部和威海有大到暴雪,局部大暴雪,尤其是威海,累計降雪量可能超過35毫米,積雪深度會超過40厘米。
據@中國天氣 ,這波降雪過后,今年的冷流雪也就差不多結束了。最后一波冷流雪,想看要抓緊!
“中國雪窩”
山東的兩個海濱城市煙臺和威海,為何被稱為“中國雪窩”?
原來,每年冬天,相比于山東其他地區,煙臺、威海的雪明顯要多很多。而且,這兩個城市的降雪以冷流雪為主,占總降雪日數的比例高達80%以上。根據煙臺萊山機場氣象統計資料顯示:當地冷流雪年平均日數在39天左右。
什么是冷流雪?雪窩子成因是什么?除了欣賞雪景,還有好學網友表達了求知的渴望。
所謂冷流雪,也稱“冷流降雪”,由于海上富含水汽,而且海水的水溫在冬季相較內陸的地表溫度更高,所以海面上方的空氣相對溫暖而濕潤。當冷空氣南下時,海面上方的暖濕空氣升至一定高度時,就會凝結成雪花,飄落下來,形成降雪。冷流降雪又被稱作“大湖效應”。
冷流雪為何出現在山東半島?
當南下的冷空氣經過渤海海面時,與海水溫度相差較大,低層空氣增溫、增濕,為空氣對流運動提供了條件,使之在近海面形成具有一定對流性的層積云并產生降雪。
比如威海地處山東半島東端,北、東、南三面瀕臨黃海,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極易產生冷流雪。降雪量大是冷流降雪的特點之一,2005年年末至2006年年初煙臺芝罘區降水量達80.3毫米,積雪1.2米深。
另外,半島北部沿海丘陵山地的地形抬升和海岸的摩擦會迅速把暖濕氣流抬升到凝結高度以上,也會對冷流雪起到增強作用。
雪和雪,真的不一樣
除了渤海附近以外,我國其他地方為何很少出現冷流雪?
中央氣象臺全球氣象室首席預報員、正研級高工鮑媛媛曾解釋,我國湖泊雖多但大多分布在南方,北方地區湖泊分布較少,僅渤海灣附近有較大面積的水體;而東北地區的松花江等緯度較高,冬季湖面結冰早。另外,南方湖泊雖多但面積卻小,形成較高溫度的水面和暖濕水汽的條件不足,也難以形成冷流雪。
此外,我國南方地區緯度較低,冬季相對較溫暖,且有眾多橫向山脈阻擋,冷空氣南下抵達水面時也已十分微弱,因此不會帶來冷流雪。
連日來,除了山東半島強降雪,東北的雪也不遑多讓。比如大連,從上周開始就好像按下了“制冷+降雪”按鈕,連續降雪不停。
據大連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梁軍介紹,大連這場連綿不絕的雪分為系統性降雪和地域性降雪。系統性降雪是指有一個影響天氣的系統,這次就是東北冷渦影響。東北冷渦在旋轉過程中冷暖空氣交替,就會出現降雪。
而地域性降雪又叫冷流雪,主要在遼東半島、山東半島地區,在強冷空氣的影響下,會出現海湖效應,冷空氣很強,經過大連地區的海面,底層海面溫度相對于冷空氣要高,水汽充足,冷暖空氣相互運動時就帶來了降雪。
當詩人與冷流雪相遇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紛飛大雪,自古以來是文人筆下的意象。早在北宋時,就有不少文人注意到了山東半島的冷流雪,還留下了描述大雪的詩篇。
北宋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進士孔平仲在《聞登萊大雪》一詩中寫下“聞說登萊雪一尺,此中晴色更無云。安得北風從海上,滿天吹過玉紛紛。”
細品之下發現,詩人并非親眼所見該雪,而是“聞說”,可見在當時的朝野中,登萊大雪已聲名在外:千里之外下了厚度達到一尺的大雪,這一消息很快在士大夫之間傳開了。
比孔平仲幸運,大文豪蘇軾可是親眼目睹了山東半島那些年的雪。
在山東密州(今山東諸城),蘇軾度過了他人生的不惑之年,寫下《水調歌頭》這篇千古絕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很多人不知道,他還在山東半島寫下了多篇“雪”詩。
蘇軾當年到任密州時,正是寒冬季節,到任初始,他便寫下《雪后書北臺壁二首》,在《出城送客不及步至溪上二首》中,他寫下了“今年好風雪,會見麥千堆”,表達對豐收的祝愿;初過濟南時,他寫下“濟南春好雪初晴”;告別登州,取道萊州時,寫下“我行適冬仲,薄雪收浮?!薄?/p>
全球這些地方也容易出現冷流雪
從全球來看,北美的五大湖區“大湖效應”帶來的湖面降雪也具有類似冷流雪的特點。因為冬季湖面溫度較高,會產生水汽蒸發并進入冷空氣中,增加了冷空氣中的水汽含量。當含有較多水汽的冷空氣到達湖泊對岸時,由于又碰到溫度較低的地面或受到地形抬升,就會產生較多降雪。
在“大湖效應”影響下,2022年11月美國東北部多地出現降雪,局地出現極端降雪,紐約州地區累計降水量普遍超過30毫米,相態以雪或雨夾雪為主。
其中,水牛城布法羅尼亞加拉國際機場站2022年11月20日積雪深度達55.8厘米,郊區附近最大積雪深度約196厘米,暴雪刷新多項紀錄。
此外,日本海也有類似的“大湖效應”。
冬季來自亞洲高壓的冷空氣,由陸地吹向海洋,經過面積廣闊的日本海海面,增加濕度,在到達日本的本州島和北海道島的西海岸時,受到地形的抬升作用,產生迎風坡效應,經常產生大量的降雪。
冷流雪雖美,但威力卻不容小覷,大家賞雪之際請做好保暖防凍措施,出行注意安全!
(資料參考:中國氣象局、中國氣象報、@山東天氣、極目新聞、@中國氣象愛好者、齊魯晚報威海融媒、大眾日報、齊魯電視臺、中新網、澎湃新聞、@中國天氣、潮新聞)
話題主持 | 記者 樊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