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娛樂專稿 (哈麥/文)剛剛過去的清明檔,包貝爾導演的喜劇《大“反”派》上映,至今票房3300萬元,敗地無聲無息,還不如他的前兩部導演作有聲響。
同樣是因為職業焦慮轉型做導演,徐崢、吳京、王寶強等都獲得了巨大成功,表達自己所想,演自己想演的同時,成為更搶手的演員,而包貝爾,為何屢戰屢敗,活成了反例?
屢戰屢敗
包貝爾作為導演已經執導了三部大銀幕作品,分別是2018年的《胖子行動隊》、2021年的《陽光姐妹淘》、2024年的《大“反”派》。
《胖子行動隊》豆瓣評分4.2分,貓眼評分8.3分,票房2.61億元。
《陽光姐妹淘》豆瓣評分4.4分,貓眼評分8.8分,票房9497萬元。
最近清明檔的《大“反”派》上映13天累計票房3300萬元,因熱度不夠,豆瓣、貓眼、淘票票三大平臺都還未開分。
不僅口碑不好,從票房看,《胖子行動隊》《陽光姐妹淘》《大“反”派》都是賠錢的生意,而且越賠越大。
《胖子行動隊》票房2.42億元,投資方分賬9061萬元。包貝爾曾透露這部電影光制作費就超過了1億元,還有數額未知的宣發支出,票房分賬加上后期的網絡版權收入,可能都覆蓋不了總成本。
《陽光姐妹淘》票房9497萬元,投資方分賬3197萬元。
《大“反”派》最終票房可能落在5000萬元,投資方分賬約1600萬元。
這兩部電影也都是總成本預計在1億元上下的中等制作商業片,結局都是虧損。
接下來,包貝爾還有一部監制、主演的喜劇《失控家族》等著上映。
制造夢想
屢戰屢敗還能堅持不懈,有觀眾不免會生出疑惑,包貝爾為什么要執著于當導演?到底是誰在給他投資?
其實,包貝爾算是“老”導演了,早在2016年,他就導演并主演了古裝網劇《歡喜密探》,其他主演還包括賈玲、王鷗、包文婧。
起初有當導演這個想法,是源于一個制片人的啟發。
包貝爾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說過,2012年的一天,他跟一個很大的制片人在吃飯,聊到為什么自己沒有演過電視劇男一號,那個制片人告訴他,“現在所有電視臺的男一號都是要高、帥、大眼睛、雙眼皮,不是你這種類型的,可能你得找適合你的戲。”包貝爾說那我要等到什么時候?制片人隨口說,要著急你就自己做吧!這把包貝爾點醒了,他開始著手自己去找編劇,寫故事。
包貝爾說:“在《歡喜密探》開機時,我突然就想通了,我不要再追逐夢想了,我要自己制造夢想。等著別人選我,一輩子都演不完,如果自己制造自己想演的角色,也許不用十年就完成了。”
《歡喜密探》播出后被網友指出設定效仿《鹿鼎記》,包貝爾認為只是致敬了一些他喜歡的作品,不存在抄襲。
“真沒有摘抄里面的劇情,只是有一些人物上的連帶。整體的人物方向上,跟《鹿鼎記》是背道而馳的?!?/p>
《鹿鼎記》可以說是包貝爾的一個心結,他曾三次和自己十分想演的《鹿鼎記》擦肩而過?!暗谝淮问菑埣o中。第二次跟于正聊了很久也沒成。第三次是跟華策,我打電話把自己都說哭了,人家也沒用我?!?/p>
演不成韋小寶,包貝爾就讓雇來的編劇們在《歡喜密探》里給自己寫了一個牛大寶。
第一部導演電影《胖子行動隊》似乎也是包貝爾遭人棄用的夢想和復仇。
包貝爾曾接到過一個戲,那時候他120斤,角色要求是150斤。包貝爾每天在賓館吃大米飯抹黃油、喝啤酒,最后增到145斤,走路喘息、冒虛汗、心臟疼,感覺整個人就快掛掉了。然后投資方說,包貝爾你名氣不夠,我們沒法用你,這事兒就這么過去了。
《胖子行動隊》講的就是兩個胖子特工的故事,這很難說是巧合。
掙錢吃飯
到《陽光姐妹淘》《大“反”派》,包貝爾好像又變了一些,急于實現主角夢的原動力弱化了,而養家養團隊的意味更重了一些。
這兩部電影都是翻拍外語片,看起來更像是拿來主義的快銷品。
《陽光姐妹淘》是一部女性題材電影,包貝爾沒法在其中給自己安排一個主演的角色,他變成了純粹的導演。
電影宣傳期接受采訪的時候包貝爾說:“不同的時期,需求不一樣。20多歲的時候就想演更多的角色。30歲的時候,就想我自己想演什么角色。而到現在呢,首先我得保證家里的生活,這個是男人的責任。我得保證我身邊這些工作人員的生活,得持續的產出,讓大家也都能有錢掙,有飯吃,能不至于讓他們回老家放棄他們的夢想?!?/p>
《大“反”派》更像是他對自己主演的《“大”人物》《大紅包》模式的借鑒。
這兩部電影都是翻拍,票房都還不錯,而且包貝爾在《“大”人物》里演的反派角色獲得了難得的好評。
《大“反”派》講的就是一個小演員飾演大反派的故事。
這個小演員努力、樂觀,追求功成名就,但忽略了生活真正的意義應該是珍惜眼前人。
這次包貝爾套了一個翻拍的殼,實際上是在拍自己對生活、工作的感受,他也因此對原作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編。
包貝爾說自己一年有差不多十個月的時間都放在工作上,在北京的時候也是每天出去開會,討論劇本,很少陪伴家人,家人生病了也不敢告訴他,怕他著急。這讓他很自責,覺得自己是不是把人生活錯了。
“有時候想,如果突然有一天醒來發現自己變成了殺人犯,除了求生之外,更重要的是,是不是像我們現在這樣,能有一個穩定的工作,能有一個穩定的家庭就已經很幸福了?”
這就是《大“反”派》要表達的核心主題。
為能不能演到主角而焦慮、奮斗,為實現自我、掙錢養家而奔忙的過程中,包貝爾開始反思這一切的意義。
自產自救
但這幾年口袋不再鼓的觀眾越來越不會為他的這些夢想和反思埋單。
在明星導演賽道,他的同行們在不斷拉高電影的下限,黃渤拍了豆瓣7.1分的《一出好戲》,大鵬拍了豆瓣7.7分的《保你平安》,賈玲拍了票房54億的《你好,李煥英》和票房34.6億的《熱辣滾燙》,王寶強拍了口碑逆轉票房豐收的《八角籠中》,徐崢的新片《逆行人生》把鏡頭對準了外賣員群體。
而包貝爾,還在走向及格的路上跟自己耗著,跟喜劇耗著,跟翻拍耗著。
包貝爾背后有個公司,叫海寧河馬影業,林倩持股70%、開心麻花持股15%、北京一響天開文化傳媒持股15%。
雖然包貝爾沒有直接持有這家公司的股份,但是雙方的關系很密切。
《青春有你2》宣傳期,包貝爾曾發微博稱河馬影業的幾位女團成員是“俺們公司的”。
河馬影業簽約藝人孫美楠在打給包貝爾的電話中叫包文婧老板娘。
因此推測這家公司可能是由包貝爾實控。
包貝爾的第一部電影導演作《胖子行動隊》北京劇魔影業是備案單位,其母公司北京劇角映畫是第一大出品方,海寧河馬影業是第二大出品方,屬于參投。
第二部《陽光姐妹淘》上海喜焰文化和光線是前兩大出品方,海寧河馬影業是第三大出品方,也是參投。
包貝爾在開心麻花演過喜劇,后來簽約了光線傳媒,再后來自己成立了工作室。海寧河馬影業的股東里有開心麻花,光線主控的《陽光姐妹淘》請包貝爾導演,都能看到合作關系的延續。
《大“反”派》備案方和制作方都是河馬影業,變成了由包貝爾發起項目并主控,只是在出品方列表里,河馬影業排在第四。
包貝爾擔任監制并主演的待映喜劇《失控家族》由河馬影業承制,阿里旗下的海南可能制造影業出品。
另外,由包貝爾主演的網大《東北戀哥》《東北戀哥2》也是由河馬影業備案并參與出品。
可以看到,作為演員、導演、監制、老板的包貝爾不僅在等著別人投資,也在積極主動地開發項目,拉投資,自產、自救,讓自己有戲拍,有活兒干。
在導演這個被認為做“暴君”才更能出精品的職位上,包貝爾好像也沒有立下太高的目標,也沒建立起強大的自信。
《歡喜密探》第一次當導演時,廣告語寫著“包貝爾導演處女作”?!杜肿有袆雨牎肥恰鞍悹栃W生作品”。《陽光姐妹淘》本來想寫“導演包貝爾”,但是其他人不同意,他把名字放在了最后。
“他們覺得這是一個女性題材影片,如果看到我的名字,可能有很多人不看好,我覺得不如讓大家先看完電影,雖然也要讓大家知道這是我拍的,但是把我的名字放在最后,不影響大家整體觀影心情?!?/p>
到《大“反”派》,原本他寫的是“普通導演包貝爾”,《老師·好》導演張欒看完后,建議他把“普通”兩個字拿掉,怕別人會過度關注。
拍了一部電視劇,三部電影后,包貝爾給自己的定位是加了“普通”前綴的導演,他覺得《大“反”派》評分能及格,自己就挺開心了。
可觀眾,還有投資人,能忍受一個并非普通出身的明星導演多少次的不及格以及剛剛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