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大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白咴谌珖?a href='/index.php?c=show&id=960' title='大干競跑 實干爭先 交出走前列作示范高分答卷——二論學習貫徹區委八屆五次全會精神' target='_blank'>前列”,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廣東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一以貫之的要求。2017年4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作出重要批示,希望廣東“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上走在前列”。2018年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希望廣東“在構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國前列”。2020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強調,廣東要“努力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廣東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堅持解放思想、大膽創新、真抓實干、奮發進取,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南粵大地落地生根、結出豐碩成果。
充分彰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廣東擔當
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進程中,廣東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實施“1+1+9”工作部署,推動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改革開放取得新突破、民生社會事業取得重大進展、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疫情防控取得決定性勝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上走在全國前列,充分彰顯了廣東擔當。
一是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全省地區生產總值2015年為7.5萬億元,2020年超過11萬億元,年均增長6%,總量連續32年位居全國第一。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從9367億元增加到12922億元、年均增長6.6%,是全國唯一突破萬億元的省份。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均突破4萬億元,進出口總額突破7萬億元,5年累計實際利用外資7277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9.4萬元、年均增長4.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萬元、年均增長8%。
二是以“雙區”建設深化改革開放取得新突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重大戰略部署,賦予廣東重大歷史使命。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國家重大戰略全面實施,深圳先行示范區開局良好?;A設施互聯互通水平顯著提升,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等標志性工程建成通車,新橫琴口岸、蓮塘/香園圍口岸正式開通。廣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橫琴等重大合作平臺加快建設,新注冊港資企業1.3萬家、澳資企業3280家。深交所創業板注冊制改革、廣州期貨交易所設立等重大舉措落地實施。
三是社會民生事業取得重大進展?!笆濉睍r期,廣東城鎮新增就業700萬人、占全國1/10,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大力加強教育投入,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在園幼兒比例提高到86%,457萬隨遷子女就近就地接受義務教育,職業院校在校生規模居全國首位,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從33%提高到52%。醫療建設方面,投入150億元支持30家高水平醫院、8家國家醫學中心和區域醫療中心、3家國際醫學中心建設,投入500億元全面提升縣鎮村醫療衛生水平,醫共體實現縣域全覆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達78.4歲。不斷提升社會保障水平,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年均增長5.9%,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提高80%,居民醫保最高支付限額大幅提高。
四是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笆濉睍r期,廣東共派出6.5萬名駐村干部,投入1600億元,全省161.5萬相對貧困人口、2277個相對貧困村全部達到脫貧出列標準,貧困戶“兩不愁三保障”全面實現。堅決扛起東西部扶貧協作的政治責任,幫助廣西、四川、貴州、云南4省區93個貧困縣摘帽、500多萬人口脫貧,援藏援疆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五是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廣東第一時間建立戰時指揮體系,迅速啟動全省一級響應,調配最強救治力量,構筑起抗擊疫情的堅固防線,迅速有效控制疫情,牢牢守住了疫情防控“南大門”。堅決服從服務全國大局,馳援湖北武漢和荊州,加強國際醫療合作和科研攻關,口罩、口罩機等防疫物資與裝備國家調運總量全國第一,交出一份體現廣東效率、彰顯廣東擔當、展現廣東力量的答卷。
積極探索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廣東經驗
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從根本上決定著發展成效。廣東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堅定不移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率先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積極探索高質量發展之路,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推動廣東在構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國前列,形成了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廣東經驗。
一是以創新發展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動力和把握發展主動權的根本之策。廣東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工作布局上把創新擺在核心位置來謀劃,把創新驅動發展作為全省發展核心戰略和總抓手,制定出臺“科技創新十二條”,組織實施九大重點領域研發計劃,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加快建設更高水平的科技創新強省和人才強省,堅定不移地走創新立省之路?!笆濉睍r期,全省研發經費支出從1800億元增加到3200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從2.4%提高到2.9%,區域創新綜合能力躍居全國第一,有效發明專利量、PCT國際專利申請量保持全國首位。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形成電子信息、綠色石化、智能家電、先進材料等7個萬億級產業集群,全省進入世界500強企業從7家增加到14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超過5.5萬家。不僅在新興產業領域培育出華為、騰訊、大疆這樣的世界級科技企業,還通過轉型升級使格力、美的等老牌企業從“制造”走向“智造”。
二是以協調發展構建一體化發展新格局。協調發展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和縮小區域城鄉發展差距的治本之策。廣東把提高發展平衡性協調性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高質量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目前,珠三角核心區發展能級不斷提升,廣州、深圳輻射帶動作用顯著增強,佛山進入萬億元城市行列,東莞經濟總量接近萬億元。沿海經濟帶海上風電、核電、綠色石化、海工裝備等產業特色突出,巴斯夫、??松梨凇⒅泻づ频劝賰|美元重大項目等相繼落地。北部生態發展區綠色發展優勢凸顯,現代農業、休閑旅游、綠色低碳產業等加快發展。同時,廣東積極統籌大灣區與粵東粵西粵北地區生產力布局,加大對粵東粵西粵北公共資源支持力度,出臺支持老區蘇區和民族地區發展的政策措施,著力破解城鄉發展、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
三是以綠色發展實現美麗與發展共贏。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廣東致力于探索一條經濟建設與生態保護協調發展之路,在全國率先實施環保實績考核制度,全面實行生態文明建設考核,大力推動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的調整。珠三角地區9市全部建成國家森林城市,珠三角成為全國首個國家級森林城市群建設示范區。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節能減排目標任務,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95.5%,PM2.5濃度降至22微克/立方米,“南粵藍”成為常態。
四是以開放發展提升國際競爭力。開放是提升地區發展活力的必由之路,也是廣東走在全國前列的關鍵一招。廣東充分發揮自身產業、區位和市場優勢,更好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增強暢通國內大循環和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功能,深入推進“雙區”建設和“雙城”聯動,提高自貿區、開發區等建設水平,率先引領推進制度型開放,營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用好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等自貿和投資協定,健全對外開放安全保障體系,提高開放型經濟發展質量。2020年,外貿進出口7.08萬億元人民幣,占全國22%,規模繼續穩居全國第一。全年實際利用外資1620億元、增長6.5%,總量創近年來新高。
五是以共享發展實現高質量全面小康。共享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廣東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推進共同富裕擺在現代化建設更加重要的位置,把安全貫穿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持之以恒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每年辦好十件民生實事,通過普遍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推動更加充分就業,健全高質量公共服務體系和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提高社會共建共治共享水平及效能,建設文化、教育、體育強省和健康、平安、法治廣東,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讓高質量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廣東篇章
習近平總書記寄望廣東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明確了廣東在全國大局中的總定位總目標。廣東將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緊緊圍繞新發展階段的總定位總目標,譜寫好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廣東篇章。
一是要推動高質量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是“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是廣東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的根本出路。要聚焦新發展階段總定位總目標,圍繞實現現代化,抓住事關高質量發展的重大問題,精準施策、久久為功。要積極打造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在大變局中塑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優勢。要強化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廣東高質量發展的根本支撐,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要加快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范區“雙區”建設,強化整體效應、集聚效應、協同效應、戰略效應和輻射引領效應。要著力提高發展平衡性協調性,推動城鄉區域、“兩個文明”、人與自然等協調發展。要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用心用情用力辦好民生社會事業,讓廣大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二是要深化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廣東的特殊優勢和鮮明特點。廣東靠改革開放走到今天,仍然要靠改革開放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要大力實施創造型引領型改革,突出抓好營商環境綜合改革,進一步激發和弘揚企業家精神,在重點領域推出一批重大改革舉措,不斷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要大力推進制度型開放,完善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機制,健全對外開放安全保障體系,不斷增強暢通國內大循環和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功能,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更重要作用、擔當更重要角色。要抓住深圳綜合改革試點重大歷史機遇推進改革開放,堅持全省一盤棋,蹄疾步穩推動重大改革舉措和授權事項落地落實,著力打造具有標志性引領性意義的改革品牌。
三是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辦好廣東的事,關鍵在黨的全面領導。廣東要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必須以更高要求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深入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旗幟鮮明講政治抓政治,堅決守好意識形態安全“南大門”,全面加強基層組織建設,著力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反腐,把全省各級黨組織鍛造得更加堅強有力,為廣東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
我們堅信,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道路奮勇前進,南粵人民有信心把握新機遇、應對新挑戰,續寫更為動人的嶄新篇章,切實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
(作者:廣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