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2月29日在莫斯科向俄羅斯議會上下兩院發表年度國情咨文,這是普京作為俄國家元首第19次發表國情咨文。普京當天在國情咨文中談及俄烏沖突局勢、俄與西方關系等多個話題,并對俄經濟社會發展等作出部署。俄羅斯《觀點報》稱,普京今年的國情咨文時長創紀錄,長達2小時6分鐘,打破其2018年創造的1小時55分鐘的紀錄。俄《觀點報》2月29日援引俄社會學家沙波瓦洛夫的話稱,普京國情咨文中清楚地闡明了俄羅斯在世界舞臺上的優先事項、國家的目標和利益、發展戰略和世界秩序的未來。俄政治學家亞梅爾尼科夫稱,普京的國情咨文發出了加強團結的明確信息,并旨在解決每個俄羅斯公民真正關心的問題。西方媒體認為,普京比一年前更加自信,這得益于俄羅斯在烏克蘭特別軍事行動中取得的突破。
“俄將竭盡全力結束沖突”
俄烏沖突爆發兩周年之際,普京首先在國情咨文講話中介紹了俄對烏特別軍事行動的情況。普京表示,俄特別軍事行動得到絕大多數俄羅斯人的支持,俄羅斯正在為其主權和安全進行斗爭。俄羅斯沒有挑起沖突,但會竭盡全力結束沖突,并達成特別軍事行動的全部目標。“俄羅斯武裝部隊的作戰能力成倍增長,我們的部隊牢牢占據主動,在一系列作戰方向上穩步推進?!逼站┻€宣布為在俄羅斯對烏克蘭特別軍事行動中陣亡的俄士兵默哀一分鐘。普京在講話的最后表達了對俄羅斯取得勝利的信心,并感謝俄羅斯民眾保持了團結。他認為,俄羅斯的未來“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特別軍事行動參與者的勇氣和決心”。
“德國之聲”稱,俄烏沖突已進入第三個年頭,與去年不同的是,最近幾個月俄羅斯在戰場上取得了一些戰果,包括奪取東部城市阿夫迪夫卡。此外,對烏克蘭的新一輪軍事援助計劃在美國國會遇阻。印度媒體“BNN Breaking”稱,普京的講話強調了俄羅斯在持續沖突和制裁中展現實力和韌性的承諾,以及團結和傳統主義作為俄羅斯全球立場和國內政策核心組成部分的重要性。
“國防領域發展的所有計劃均已落實”,據俄衛星通訊社2月29日報道,普京談及俄國防力量建設時表示,俄戰略核力量處于全面戒備狀態。俄軍“鋯石”高超音速巡航導彈和“匕首”高超音速導彈都已在特別軍事行動中投入實戰。俄羅斯新型可搭載核彈頭的洲際導彈“薩爾瑪特”也已交付部隊,俄羅斯即將展示在戰斗值勤區域的“薩爾瑪特”導彈。俄羅斯“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和“波塞冬”武器系統的測試工作即將完成。
“這是無稽之談”
“普京向焦慮的西方發出核沖突警告”,美國《華爾街日報》以此為題報道稱,對于西方有人稱“俄似乎計劃襲擊歐洲”,普京斥責說,“這是無稽之談”。他表示,西方在對外政策上的危險言論和行動正引發使用核武器的沖突和文明毀滅的危險。普京警告稱,如果北約武裝干涉者出現在烏克蘭,那么對他們而言后果將會更慘。法新社稱,此次普京再次提及核沖突風險,與近期局勢發展對俄羅斯有利密不可分:一是俄羅斯在俄烏沖突中取得進展,二是俄羅斯經濟扛住了西方制裁壓力,三是西方援烏顯露出后繼乏力的跡象。
西班牙《和平報》認為,在法國總統馬克龍日前宣稱“西方不排除向烏克蘭派兵”的背景下,普京警告西方勿輕舉妄動。不過據路透社報道,馬克龍2月29日稱,他對俄烏沖突的所有評論“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法新社稱,西方領導人曾多次批評普京放話使用核武器。普京去年簽署法案,正式撤銷對《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的批準,后來還曾警告說他準備使用核武器“并非虛張聲勢”,但最近幾個月類似的言論似乎有所減少。
“普京明確表示俄羅斯不是侵略性國家”,俄新社2月29日以此為題報道稱,普京總統在講話中明確表示,俄羅斯是一個在軍事領域擁有主權的國家,能夠反擊,但不尋求對歐洲或美國采取侵略行動。
在對外合作方面,普京表示,目前,俄羅斯與東盟、非洲和阿拉伯國家積極開展對話,并準備與所有國家一道構建“世界安全的新輪廓”。他補充說,俄羅斯將與友好國家一起繼續建設高效安全的物流走廊,并構建“不受政治干預的新型全球金融架構”。普京還提到,金磚國家在全球經濟中的份額正在增長,而七國集團(G7)的份額正在下降,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到2028年,金磚國家在全球經濟中所占的比重將升至36.6%,G7將降至27.8%。
“將躋身世界四大經濟體”
“俄羅斯經濟增長速度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普京表示,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俄羅斯已超過德國成為歐洲第一大經濟體、世界第五大經濟體,并將在不久的將來躋身世界四大經濟體。俄新社援引俄經濟發展部2月28日公布的數據稱,俄羅斯2024年1月GDP同比增長4.6%,前一月同比增長4.4%。該部門預測2024年俄羅斯GDP將增長2.3%。英國《金融時報》2月29日稱,受益于消費者和企業貸款需求的飆升,俄羅斯最大的國有銀行俄聯邦儲蓄銀行2023年利潤增長逾4倍,至1.5萬億盧布(100盧布約合人民幣7.9元),占俄銀行業總利潤3.3萬億盧布的近一半。報道認為,這凸顯俄羅斯金融業正從西方制裁中復蘇。
普京說,俄羅斯經濟正在轉型,變得更具“復合型、技術型和非資源型”特點。普京為俄羅斯經濟建設確立了多項目標,他認為,在未來六年內,俄羅斯非資源和非能源出口應該增加2/3。到2030年,俄羅斯進口占GDP的比重應下降至17%,俄羅斯國產高新技術產品在國內市場的份額應提高1.5倍。到2030年,俄羅斯經濟關鍵領域的投資額應該增加70%,股市市值應該翻倍。在農業領域,普京表示,俄羅斯是全球小麥市場的主要供應國,“到2030年俄羅斯農工綜合體的產量應比2021年再提高不少于25%,出口增加50%。”普京同時指出,人才短缺是俄經濟面臨的風險之一。
事關科學技術發展,普京稱,科學是俄羅斯技術發展的重中之重,有必要在保障經濟穩定的領域實現技術自主。俄方應在人工智能領域實現自給自足,并且有競爭力。普京呼吁增加政府和企業對科學研究的投資,使其達到GDP的2%。普京還定下目標,俄羅斯到2030年應在工業機器人數量方面躋身世界25強。
“大家庭應成為常態”
在社會民生方面,普京宣布啟動“家庭”“健康長壽”“俄羅斯青年”和“人才”四個國家項目。普京確立了俄羅斯政府在未來六年內實現“出生率可持續增長”的目標,宣布將采取更多措施改善人口狀況。他表示,未來幾年里,俄羅斯低出生率地區將獲得高達750億盧布的資金,以采取更多提高出生率的措施。普京還提議,將生育第二個孩子的稅收減免額增加到每月2800盧布,第三個孩子的稅收減免額增加到每月6000盧布。普京說:“大家庭、多子女應該成為常態、社會生活理念以及整個國家戰略的指導方針?!?/p>
普京指出,改善俄羅斯民眾的收入水平是俄政府“最緊迫的問題之一”,目前貧困直接影響到9%的人口,大家庭的貧困率超過30%。他說,目標是到2030年將這兩個比例分別降至7%和12%以下。
關于民眾健康問題,普京宣布,俄政府將在未來六年內撥款超過1萬億盧布,用于醫療機構的建設、維護和設備采購。他表示,到2030年,俄羅斯人的平均預期壽命應該至少達到78歲,并以達到80歲為目標。路透社稱,蘇聯解體后,俄羅斯經歷了長達20年的人口持續下降,酗酒等痼疾加劇了人口下降。普京在國情咨文中特別提及,俄羅斯的酒精消費量,包括烈性酒的消費量顯著減少,這對國民健康產生了積極影響。
【環球時報駐俄羅斯特派記者 肖新新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柳直 甄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