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3年5月轉向馬面裙布料生產,機器數量已經增加了5倍,但產能依然跟不上供應?!焙己HA在浙江海寧許村經營了十多年面料生意,去年才入局馬面裙布料生產。杭海華告訴記者,目前訂單已經排到了五一,每天都有不少批發商和零售商找過來要布料。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曹縣大集鎮對接的上游源頭工廠的布料企業就多達100家,并且每家的產量都在增長。大集鎮鎮長韓猛說,現在面料供應的確出現了緊張的情況,市場上生產機器有限、產能有限。曹縣和柯橋的行業協會一直在溝通,逐步解決面料生產的供需不平衡問題。
供銷兩旺的局面下,供應鏈也在快速升級。陳繼超發現,“上個月的設備可能在下個月就有升級版”。十玥提到,早些年馬面裙面對的人群比較小眾,因此工期會比較長。隨著市場發展后,這將倒逼商家去改善整個供應鏈,縮短制作工藝周期,這樣才能給消費者提供源源不斷的現貨。
裁剪、縫合、卷邊、熨燙、壓褶、上腰……除了在原材料上的難題之外,馬面裙的生產工序相對來說比較復雜。韓猛以大集鎮舉例,目前已有400家經營馬面裙的企業,春節期間賣出馬面裙1.5億元?!暗靡嬗谑嗄甑难莩龇a業發展,大集鎮集聚了從制版、布料、裁剪,到印花、縫制、成衣等所有配套,我們這已經形成完整的閉環了?!?/p>
曹縣電子商務服務中心主任張龍飛回憶,去年曾帶領曹縣幾名頭部漢服制造企業,到上海和浙江等地了解可供馬面裙制作的新科技和新設備,學習馬面裙生產的領先經驗,看成熟的生產鏈條和先進的技術水平。
提升工藝和擴大產能,對漢服生產商來說,是不是一對矛盾?作為最早開始嘗試做仿妝花馬面裙的織造司,在供應鏈端試圖用工業化手段解決,尤其是傳統云錦的妝花工藝,原本手工一天只能織2到3厘米,現在已經實現批量化生產,解決了面料制造不匹配、壓褶困難等問題。
展廳的工作人員極其細致地向呂偉講解每一條裙子的特點。節后一上班,來展廳看馬面裙的客戶就沒斷過,最多的時候一天接待了50個客戶,這些客戶來自天南海北,都是慕名而來。
呂偉在嘉興從事羊絨大衣生意多年,自去年開始就聽聞海寧許村為了生產馬面裙不斷增加機器,整個村子的產能都飽和了?!叭珖纳碳叶荚谫u,我也想賣賣試試?!眳蝹ジ嬖V記者。
“2023年隨著線下文旅的恢復,馬面裙就愈發火熱,全國線下的批發商都來曹縣”。曹縣的漢服銷售額也在短短幾年內幾近翻倍,2021年漢服銷售額達到40億元,2023年則達到70億元。截至目前,曹縣共有漢服企業2282家,近10萬名漢服從業人員。其中,馬面裙生產企業約有1500家,從業人數6萬人左右。
火爆的現象,從去年五一期間就已現端倪。2023年的五一假期,整個漢服展廳已經滿滿的全是人,擠都擠不進來。短短一年之內,馬面裙以不可想象的速度在生活中普及。
在業內人士看來,馬面裙的火爆源頭來自一次意外。2022年7月,迪奧發布了一款售價2.9萬元人民幣的中長半身裙,這款裙子前后片交疊剪裁,被稱為一款“采用標志性Dior廓形”的“全新”時尚單品。中國網友發現該裙子與中國傳統服飾“馬面裙”幾乎一模一樣,引發了網友熱議。
很多明星、博主開始有意識地穿著馬面裙出席公開場合,在國外打卡并在社交媒體平臺上宣傳馬面裙。馬面裙也成為多個社交媒體平臺的流量鑰匙。截至目前,小紅書平臺“馬面裙”相關筆記近百萬余篇,“馬面裙”微博話題閱讀量及在短視頻平臺上的播放量均過億。
越來越多人發現,馬面裙可以與現代服飾進行日常穿搭,這與馬面裙的傳承性和實用性密不可分。馬面裙發展已有千百年歷史,宋代稱為“旋裙”,明代裙子不斷發展成熟,占據主流地位,到了清朝乃至民國均有演進。在中國裝束復原團隊成員胡曉看來,馬面裙是漢服中發展相對成熟的款式,總是能夠跟得上時代的發展?!澳呐率菑驮哪骋粋€古墓出土的馬面裙,對當代人來說,在穿著上都沒有太多禁忌。這些裙子的裙長沒有固定要求,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做到腳踝或者腳面,在搭配方面更為多元,能夠因時因地制宜。”
不少服飾品牌很早就投入到馬面裙的推廣和改良中。“2014年我們就推出了第一款馬面裙——五色馬面裙,在設計中把腰頭改為拉鏈式設計,并加上統一碼數,通過改良后的馬面裙,更符合現代人穿著?!眳R美集團副總裁曲晶提到,旗下所屬服飾品牌“生活在左”設計及研發現代馬面裙80余款。在十年前,這些馬面裙就搭配著襯衣、西裝進入市場,“融入年輕人的日常生活中,意味著在傳承的同時進行創新”。
傳承的同時進行改造,這條路徑在馬面裙上也試驗成功了。在業內,漢服品牌織造司作為“馬面裙大戶”,在這波熱潮興起之前就找到了一條馬面裙銷售的可行路徑。“我們把邊界解放了,將漢服世俗化、日?;?。”織造司聯合創始人謝凌龍告訴記者,2020年6月織造司成立后,嘗試把明制漢服中的馬面裙從原有的穿搭風格和使用場景剝離出來,開始和時裝中的T恤等進行混搭,以此來拓展馬面裙的使用場景,這樣降低消費者的初次嘗試門檻。團隊還拍攝了很多短視頻,在地鐵、寫字樓和咖啡廳,有身穿馬面裙的模特展示給消費者這條裙子在現代場景里的實用性。
去年雙11期間,淘寶服飾賣出了超73萬條馬面裙,能鋪滿105個足球場。隨后,淘寶服飾將國風服飾獨立出來運營,相關負責人十玥提到,馬面裙對于不了解漢服的消費者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切入點,“這是普通人來接觸漢服的第一件單品”。
去年,整個漢服市場大約有一半的銷售額來自馬面裙。在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服裝學院院長李杰看來,這并不是偶然現象,是傳統文化與現代時尚相結合的結果。漢服文化也逐漸走出小眾圈子,開始走向大眾?!吧虡I化的推動作用非常重要,傳統文化只有在使用過程中才具有生命力?!?/p>
搶手的“布料”
馬面裙銷售的火爆,往往由上游產業鏈最先感知到。
市面上熱銷的馬面裙主要面料為提花面料。這種面料一般都是高精度紗織面料的材質,靠面料的經緯度變化,把花的圖案織出來,產能有限。
曹縣花王布料負責人陳繼超作為布料代工廠,最開始是以舞臺裝、表演服面料為主,自2019年開始陸陸續續有客戶找他購買漢服面料。2022年馬面裙布料的需求在增加,到了2023年,這種需求就爆發了。“以前我每天出2000米到3500米左右的面料,生產1000多套衣服,現在增加到每天出15000米面料,生產5000多套衣服。即便一直在增加產能,但是依然供不應求。”陳繼超說,電商客戶一直在增加,需求一直在增加。
“沒有布料。”這是多位受訪者提到的問題。曹縣小天鵝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巍告訴記者,眼下最大的難點就是面料,一般都是設計好樣稿在工廠排單生產,最短也要半個月,這種情況下就會制約銷售。
面料產能的短缺,已經成了這門爆款生意最大的痛點?!白詮娜ツ晡逡恢螅覀兛吹今R面裙市場的火爆,就開始儲存貨源?!泵蠒韵颊f,一般來說,一臺提花機器一天能織70米到80米布左右,做成馬面裙大約是20條到30條,“有5家工廠來供應我的面料,每家平均四五十臺機器,一天的產能根本跟不上我的銷售?!?/p>
整個產業鏈上游,也在瘋狂擴產,進入了很多“新人”。以浙江海寧許村為例,早在2023年初馬面裙開始熱銷,不少廠家就加入了馬面裙供應鏈中。據公開報道顯示,目前許村鎮有100多家紡織企業在從事馬面裙和新中式服裝面料的生產,日產面料能達到3萬余米,可制成近7000條馬面裙。然而一年前,這個傳統的家紡小鎮還是以生產窗簾布、沙發布和墻布為主,如今已全面轉型為馬面裙面料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