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對夫婦做短劇每月進賬4億多”相關話題登上熱搜榜單,引發廣泛關注。公開報道顯示,何春虹、陳瑞卿夫妻實控下的北京點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期持續押中多款爆火微短劇,比如春節檔《我在八零年代當后媽》,有的劇集上線當日充值額達2000萬元。據該公司高管向媒體透露,從去年9月開始,點眾科技每月的充值收入,穩定在4-5億之間。
“一對夫婦做短劇每月進賬4億多”登上微博熱搜第一位。圖片來源/截圖
做網絡微短?。ㄒ卜Q短劇,下同)月入4億多,其超強吸金力讓不少人驚掉了下巴。公開報道顯示,最近幾年來,網絡微短劇因滿足現代人快節奏的生活和快餐文化需求而迅速“出圈”,接連上演“暴富神話”。相關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網絡微短劇市場規模為373.9億元,同比增長267.65%。那么,網絡微短劇憑什么如此火爆?其吸金力到底有多強?如何突破微短劇與生俱來的行業短板和發展瓶頸?上游新聞根據公開報道進行了梳理。
狗血劇情
穿越、贅婿、霸總……總有一款讓你掏錢
如果你經常看短視頻,大概率刷到過這種短?。贺Q屏拍攝,一兩分鐘一集,沖突強烈,表演浮夸,劇情非常讓人“上頭”。到了最關鍵劇情,短劇戛然而止。想要看后面,就需要點擊鏈接,跳轉到小程序平臺。想要看完整劇情,就得付費了。付費模式靈活多樣,可以花幾塊錢買單集,也可以花幾十元買全??;可以開個365元包年會員“享受全站資源”,甚至還能“超前點映”……
各種題材的微短劇異常豐富。圖片來源/手機頁面截屏
不少觀眾可能對于微短劇“狗血”情節不屑一顧。然而,這些小程序短劇主題多樣:贅婿、霸總、甜寵、玄幻、穿越、重生、恐怖、懸疑、魔幻……總有一款適合你。起初你可能嗤之以鼻,但看著看著卻漸漸被帶入劇情中,盡管土味情節尷尬到想摳腳趾,卻又無法抵擋住追劇的誘惑。
節奏快、反轉多、爽感強……這些都是目前微短劇征服市場的“流量密碼”,再搭配上復仇、豪門恩怨、穿越、重生、逆襲等刺激觀眾腎上腺素的題材,微短劇“神話”一波又一波。
網友陳女士坦承自己愛看短劇,就是為了打發時間,“上班時精神一直緊繃著,下了班就想無腦看劇?!毕耜惻窟@樣的觀眾不在少數。許多微短劇常被人詬病的土味、無腦、狗血等特點,恰恰是部分人選擇的原因。一些網友在宣傳自己喜歡的微短劇時,臺詞用的是:“很土但上頭,快去看!”
從內容分發渠道來看,目前抖音、快手這類短視頻平臺,是微短劇的主陣地,大部分時長維持在2-3分鐘之內。
超低成本
7天拍完100集,平均成本一二十萬
投入少、成本低、利潤高,是不少人對微短劇的初始印象。
這些微短劇的制作成本究竟有多低?當前紅遍全網、堪稱微短劇頭部機構的北京點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老板陳瑞卿曾提到,當年(2022年9月)點眾科技入行前,5萬元就能拍一部微短劇。2022年,該公司短劇平均成本在5萬-20萬元之間。
因投資低回本快,影視公司扎堆拍攝微短劇。圖片來源/央視財經
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小程序短劇的制作團隊遍布全國。一部劇一般在80-100集左右,每集一兩分鐘。一個短劇項目,從立項到上線,一般只要兩個月,其中拍攝時間一般被壓縮在7-10天。
“7天拍100集,人都干麻了?!蔽錆h攝影師小楚介紹,一部長度差不多的電影,拍攝時間往往在3-5個月左右。而他參與過的短劇項目,全是一星期拍完?!懊刻炫?0-12個小時,沒時間慢慢打光,也不需要打光?!?/p>
演員承承參加過20余部短劇的拍攝。他總結,短劇就是要一個“快”?!把輪T沒時間在片場醞釀情緒的,而且你那些收著演的情緒處理,反正都會被剪掉。上來就要直接喊臺詞,大開大合,演完拉倒,趕緊進下一個場景?!?/p>
壓縮時間換來的是高效率。武漢某短劇制作公司,2023年7月同時開拍了9部網劇。在鄭州,一家公司每月拍十幾部劇也不是什么難事。北京點眾科技公司的短劇,從前期籌備、拍攝到后期制作,整個周期大多在2到3個月。據其執行總裁李江透露,點眾科技一個月的短劇產量,大概為50-60部。
在“壓縮時間”的同時,短劇拍攝也在“壓低單價”。劇組人員無一不在吐槽“價格太低”。
攝影師小楚稱,自己平時拍攝廣告、宣傳片等,一般報價是1500元/天,而拍短劇,7天價格能被壓到5000元。演員承承說,拍信息流廣告,一天能收入1000-2000塊。而短劇主演,“2000元的演員就是挺高的了,500-800元很常見?!被瘖y師夢夢拍過的短劇,價格低至每天300元。
業內人士介紹,現在一部80-100集的短劇,制作成本被壓縮至10-15萬元左右?!氨阋说?萬塊就拍完了,50萬能拍非常精良的大制作?!?/p>
某影視公司創始人證實,目前市場上的微短劇,大部分都不需要太高的制作水平,一部80-100集的短劇,可能二三十萬元成本就能拍完,相較于動輒幾千萬上億元投資的影視劇、電影,可謂回報率極高。
超強吸金力
主要靠用戶付費,24小時流水破千萬并不稀奇
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重點網絡微短劇上線數目為172部,而在2023年7月至9月,網絡微短劇發行量達到150部。2023年,業內甚至有“一周拍完、一月上線、一部財富自由”的說法。
2023年7月開始,不斷有短劇公司發布的慶功蛋糕在社交平臺上流傳,比如《哎呀!皇后娘娘來打工》24小時用戶充值金額破1200萬、《閃婚后,傅先生馬甲藏不住了》24小時充值流水破2000萬、《無雙》上線48小時投放消耗(廣告渠道費用)破5500萬等。被宣傳為《甄嬛傳》和《延禧攻略》結合體的微短劇《黑蓮花上位手冊》迅速火爆出圈,一度登上微博熱搜,據傳上線24小時內瘋狂吸金2000萬,后被全網下架。
春節檔短劇《我在八零年代當后媽》爆火。圖片來源/海報
在微短劇的盈利模式中,付費觀看、廣告變現以及電商帶貨是三大主要途徑。其中,付費觀看模式更是占據了主導地位。
微短劇的觀看門檻相對較低,但其價格不容小覷。以小程序短劇為例,通常超過100集,每集時長控制在1—2分鐘,每集收費在0.8—1元之間。觀眾想要完整觀看一部短劇,需要支付近100元。今天春節檔的爆火劇《我在八零年代當后媽》共有82集,在抖音平臺上解鎖全劇,也需要39.9元。
業內人士介紹,目前,短劇的盈利模式有商業植入、點播收入(即付費觀看)、用戶流量運營等等?!昂唵握f就是兩大類,一類是植入廣告向品牌(廣告商)要錢,一類是向觀眾要錢?!?/p>
小李接手過一個短劇項目,這部劇邊拍邊播,前三集點贊量過50萬,某化妝品品牌看中它的流量,投入幾十萬元在后面劇集里植入了自己品牌。“對品牌來說非常劃算,這點錢拍個廣告甚至都不夠,流量起來了就是賺?!辈贿^,向品牌廣告商要錢的短劇畢竟是少數,大多數短劇的盈利,依然靠的是“向觀眾要錢”。
業內人士稱,目前短劇的ROI(投資回報率)可以做到1.2左右——也就是花費1元的投放成本,能收回1.2元的用戶付費?!?.2的ROI在影視行業非常高了?;鸬膭?,我們就會一直投,一直有收益?!蹦硺I內人士稱。
據南方都市報,目前,微短劇的盈利方式有5-6種,包括流量分賬、平臺采買、品牌定制、廣告及電商帶貨等。其中流量分賬,是當下各平臺微短劇主要采用的合作模式。不過,“末端用戶充值費用”以及“廣告主投放”,是微短劇目前最主要的兩大盈利來源。用戶充值費用直接流入微短劇的分發平臺,這些平臺再與制作方、出品方進行分賬;同時,廣告主可以直接在微短劇中進行廣告植入或帶貨,同時他們也會在平臺上投放貼片或信息流廣告進行投流推廣。
除了劇集本身,微短劇還可能出現衍生服務的售賣,比如游戲公司,入局后能夠制作與劇集相對應的游戲吸引用戶,以及周邊商品的售賣、演員的直播互動等。
短劇能賺錢,也催生出盜版團伙趕來“分蛋糕”。據嘉興南湖公安消息,2023年4月末,嘉興九州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向警方反映,有多名電商平臺主播通過網絡銷售傳播其公司出品的微短劇400余部。經查證,該團伙非法獲利500余萬元,間接造成九州文化營收損失8000余萬元。
當然,也有觀點稱,短劇行業利率回報并不高。北京點眾科技公司老板陳瑞卿稱,“這個行業不像大家想的那么賺錢?!倍虅〔⒎潜├袠I,“收入和利潤是兩回事,我們的毛利率只有10%。”南京傳媒學院副教授顧建亮稱,所謂短劇“暴富神話”沒有那么神,大部分短劇處于虧損狀態,爆款只是少數。
精品化轉型
監管已加碼,明星名導入場做精品
微短劇越來越火,但不容忽略的是,一些微短劇追逐刺激、劇情反轉,其間夾雜血腥、暴力、低俗情節,無疑是精神“毒雞湯”。2023年底,一系列密集監管措施、規范出臺,釋放出微短劇行業今后將合規發展的信號。
2023年,我國微短劇市場規模迎來成倍增長。圖片來源/央視財經
2023年11月,廣電總局宣布對網絡微短劇治理工作轉入常態化,從7個方面加大管理力度、細化管理舉措,包括加快制定《網絡微短劇創作生產與內容審核細則》、建立小程序“黑名單”機制等。隨后,抖音發布關于打擊違規微短劇的公告,累計下架小程序內違規微短劇119部??焓忠舶l布針對違規微短劇類小程序的專項治理公告。微信也下架了部分違規微短劇,并對相關違規小程序進行處置。
2024年初,微短劇市場迎來重磅新聞,“喜劇之王”周星馳與某短視頻平臺達成短劇合作,聯合開發運營“九五二七劇場”,首部精品微短劇《金豬玉葉》第一季預計將于5月上線。去年底,香港著名導演王晶出席微短劇《億萬傻王子》開機儀式,香港演員苑瓊丹到場?!懊麑?老戲骨”的組合,讓人期待能否為微短劇市場帶來新一輪沖擊。
過去,微短劇因制作成本低,更多時候由不知名的網紅或素人參演。隨著市場不斷完善及擴大,越來越多專業演員將目光投向微短劇,為微短劇精品化轉型提供了可能。去年爆款微短劇《二十九》,主演是科班演員出身的楊蓉和王一菲。劇集跳脫出傳統的出軌打小三的狗血套路,主打“雙女主、救贖”,詮釋現代女性職場打拼,共同克服困境、相互救贖的真實情感。該劇單平臺瀏覽量已超8億,豆瓣評分7.2分,超出許多熱播長劇。
制片人、象山靈時影視文化傳媒公司創始人張力元認為,微短劇行業要積極轉型,推出精品力作才是可持續發展之路。內容上追求創新力,形式上運用新穎技術手段和視聽語言呈現?!拔⒍虅∈强梢詫崿F‘微而不弱,短而不淺’的,精品化短劇將會是一個很大的市場。創作者們要發揮所長聚焦社會議題,以小切口呈現宏大的時代主題,不斷探索精品化、專業化發展之路?!?/p>
上游新聞綜合紅星新聞、中新經緯、南方都市報、長江云新聞、中新網、紫牛新聞、法治日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