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小本沒能提名最佳導演,但《逃離德黑蘭》獲得最佳影片的優勢還是很明顯的。
網易娛樂2月22日報道(文/Laser Cat)“奧斯卡”三個字是很多人觀影時的重要參考,也導致更多人把它視作藝術的標準。藝術本沒有鐵打不動的標準,而奧斯卡與其說是藝術的標準答案,不如說是過去一年電影人和影迷口味的反應,它既要照顧藝術水平,還要看到商業價值,再加上評審會年齡偏高,性格上更加保守,奧斯卡最終的提名以及評獎,就成了各種因素和妥協的結果。本屆奧斯卡的提名就有不少謎團,本·阿弗萊克導演的《逃離德黑蘭》好評不斷,更是在前哨戰里拿下了制片人工會獎、導演工會獎等不少重磅獎項,究竟為什么沒能提名最佳導演;李昂納多片子不斷為何也頻頻落選;比他更背的是的《云圖》和《黑暗騎士崛起》,怎么就顆粒無收。
本·阿弗萊克為何沒提名最佳導演?缺少個人導演風格
自2010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擴招”以來,每一部獲得了最佳影片的電影,都同時獲得了最佳導演,“擴招”之前,倒是經常出現最佳導演和影片分屬不同電影的情況,比如讓很多人鳴不平的《斷背山》那屆。但一般來說,最終獲最佳影片的電影,一定是同時有最佳導演提名的,這兩個獎項確實沒有必然聯系,但一部綜合實力很強的電影,導演的實力是否過關,肯定是最重頭的因素。歷史上只有三部最佳影片得主沒有獲得最佳導演提名,分別是第1屆奧斯卡的《翼》、第5屆的《大飯店》和第62屆的《為黛西小姐開車》,它們的特點是影片水準很高,但導演個人風格不明顯?!短与x德黑蘭》也屬于這個類型,影片話題有趣,演員表演到位,幾場群眾演員參與很多的戲,場面調度很見功底,總之,每個細節都顯示出了導演功力的純熟,但是全片惟獨缺少了一點本·阿弗萊克的個人導演風格。比如斯皮爾伯格就喜歡在他的電影里大張旗鼓地煽情,算是美國主旋律第一人;畢格羅雖是女性導演,但她的電影基調總是格外理性和冷靜;昆汀,不用說了,他曾經就是為個人風格而存在的導演;就連大老粗邁克爾·貝,也有標志性的仰拍旋轉鏡頭和俗套性感的審美。
從《逃離德黑蘭》可以看出,小本的敘事很有節奏感,不急躁也不拖沓,鏡頭運用偏向寫實風格,手持用的不少,指導演員他也很有一手,鏡頭前的每個表情都經得起特寫,相比他的前兩部作品,小本這次還體現出了少量的幽默感,Argo,fuck yourself!這臺詞念起來多帶勁。這些是一個好導演應該具備的,但它們都不是小本獨創的。
當然了,不管現在是否形成個人風格,作為從演員轉型導演,并不斷取得成功,小本的功底還是讓人眼前一亮,找到他自己的特點,也只是時間問題。
盡管小本沒能提名最佳導演,但《逃離德黑蘭》獲得最佳影片的優勢還是很明顯的。頒獎季期間它在各電影協會眼里都是熱門,尤其是被大家視作奧斯卡風向標的金球獎,把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都頒給了他。而2012年美國公共生活最重要的內容就是總統大選,奧斯卡的口味一般還是會隨大流的,能反映剛過去那年人民心情的最好,最典型的例子,是同在大選年后一年的第80屆奧斯卡,2008年經濟危機造成的傷害遠勝過選舉,結果那一屆,柯達劇院被沉重壓抑的電影圍的水泄不通,最熱門的片是《老無所依》和《血色將至》。本屆奧斯卡,9部最佳影片中1/3都涉及政治:《逃離德黑蘭》——雖是卡特總統任期的事,但伊朗可是新聞熱點;《林肯》——本片并不是嚴格意義的傳記,它講的其實是一項跟黑人有關的法律是如何通過的;《獵殺本·拉登》——奧巴馬上個任期唯一的政績?所以,從題材來看,《逃離》確實很有優勢,而且這部電影的內容還可以寫成“電影人是怎樣拯救美國政府”,好萊塢一定很受用。
李昂納多·迪卡普里奧為什么又落選了?《被解放的姜戈》里缺點明顯
李昂納多這幾年演戲一直演的很認真,很賣力,從他接戲的喜好也不難看出,小李真的很想靠表演得到一尊奧斯卡,跟他一起因同一部電影走紅的凱特,早就拿獎拿到手軟了,小李的壓力可想而知,這次,他甚至不演主角,開始從配角找突破口了。不過問題就在于,很賣力的小李演的也很用力,可以說是用力過猛了,表演痕跡過重,腦門上都寫著“我會演戲”,所以,小李再次落選,并不奇怪。甚至,《被解放的姜戈》里他的表演,可能還不如前幾年的幾部有優勢,跟他演對手戲的杰米·??怂埂⒖死锼雇懈ァね郀柎亩寄眠^奧斯卡獎,而且瓦爾茨的表演節奏跟昆汀的節奏完美契合,閑庭信步卻張力十足,小李在這么慢的節奏下表演,卻顯得有點吞吞吐吐,這么對比下來,他的缺點更加明顯了。
但小李也不用過于心急,瓦爾茨也是大器晚成,小李的好友斯科塞斯曾經也是年年拍萬人矚目,甚至還很有大師風范的電影,不是也被奧斯卡忽略了好多年么,而且俗話曰過:只要你有足夠的耐心,總有一天他們會給你一尊終身成就獎的。
昆汀為什么突然熱門了?不再刻意炫技讓學院獎更易接受
2010年,昆汀終于把他的剪刀手帶到了奧斯卡頒獎現場,盡管他那拉風的豬腰子臉,依然跟整個一本正經的奧斯卡格格不入,他以前頻繁參加的頒獎典禮是尖叫獎,而奧斯卡現場只允許傻笑。
昆汀最近的兩部電影都被奧斯卡看重,獲得的提名也不在少數,雖然最后在最重頭的獎項上依然炮灰,但看他到場又落選,對很多鐵桿粉絲來說,沒準還樂趣無窮,這就像看到昆汀在自己的電影里客串,然后華麗的殺死自己一樣有趣。
奧斯卡看上昆汀,當然不是奧斯卡變了,而是昆汀變了,從《無恥混蛋》開始,昆汀的風格變得更加成熟、大氣,不再像早年那樣刻意炫技,對奧斯卡來說,這變得更容易接受,《被解放的姜戈》從形式上套用通心粉西部片的風格,也是正中學院獎熱愛懷舊的下懷。
但要讓奧斯卡真把重頭獎頒給昆汀也不太可能,因為他變得更成熟的風格就是他獨特的痞氣,奧斯卡甚至都不愿把獎杯頒給喜劇片,昆汀賤客范的幽默感,他們就更無福消受了?!侗唤夥诺慕辍酚袘雅f,有種族問題這些奧斯卡喜歡的元素,但態度終究是調侃的,而對待歷史題材,奧斯卡恨不得它的獲獎者直接乘時光機回去紀錄一遍。所以,最佳影片的提名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只希望昆汀和瓦爾茨攜手再現2010年的輝煌吧。
《云圖》為何顆粒無收?奧斯卡不喜歡太另類的敘事
《云圖》不是另一部《駭客帝國》,但它跟《駭客》一樣難懂,從1999年到2012年,從沃卓斯基兄弟到沃卓斯基姐弟,電影的世界發生了太多變化,可奧斯卡的一條“潛規則”依然堅挺著:小金人不喜歡太另類的敘事。前年《國王的演講》多么有經典英國文學的感覺,去年的《藝術家》(影評)懷舊的叫人老淚縱橫。
奧斯卡最愛的很可能是黃金年代的好萊塢,他上一次顯得目光銳利,還是在新好萊塢時期,但諸如《大白鯊》等電影在敘事風格上,依然遵循起承轉合的路數,到昆汀他們這一代情況就不同了,昆汀直到最近幾年才混到在奧斯卡陪跑的工作,科恩兄弟也是靠最不科恩的一部《老無所依》才獲獎,反倒是這群人里起步最早,卻也最無特色的索德伯格,早早得到了奧斯卡的肯定。至于沃卓斯基姐弟,13年前他們得先讓評委分清現實和虛擬,現在他們的先讓評委分清誰是誰,此后才可能談藝術、談深度、談獎杯。
諾蘭為何不受奧斯卡待見?超過了奧斯卡保守的底線
奧斯卡不待見姐弟倆的原因,似乎跟他們對諾蘭的冷落正相反,諾蘭早年留給主流觀眾的印象,也是“第一眼看不懂”,不過他后來通過《蝙蝠俠》系列走向商業片后,并不晦澀,但不晦澀并不意味著缺乏深度,在全世界都看到諾蘭給超級英雄商業片帶來的變革時,奧斯卡卻一直把他的電影當做一般的爆米花電影,只給予視覺方面的獎項提名。
可惜諾蘭的電影雖然動作設計看著爽快,但并不以視效著稱,諾蘭本人也不是致力于推動特效發展的技術狂人,結果,即便是在跟商業片關系緊密的技術獎項上,諾蘭在奧斯卡也都是被忽視的主。且看今年奧斯卡的最佳視覺效果提名:《霍比特人1:意外旅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復仇者聯盟》、《普羅米修斯》、《白雪公主與獵人》,《黑暗騎士崛起》就算置身其中也不算出色。
我們不必神話諾蘭,諾蘭也不需要奧斯卡來增光,只不過,站在奧斯卡的角度去看,他們不愛諾蘭,甚至有刻意避開他的嫌疑,也許是因為諾蘭的想法太犀利太危險,已經遠超出了它那條保守的底線。
上一篇:宮崎駿奧斯卡獲獎動畫已確認引進
下一篇:【新聞特寫】通道內外的高頻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