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0日)冷暖氣流繼續鏖戰,鷺島陣雨時至,氣溫低迷,體感陰冷。氣象部門預測,今天雨勢明顯增強,我市有中雨到大雨,市民要備好雨具,明天雨水和冷空氣暫歇,天氣轉好,氣溫回升。然而“春天孩兒面”,廈門春季天氣多變、氣溫起伏是常態:后天新一股冷空氣來襲,將帶來新一輪大風降溫天氣。
昨天清晨,我市城區最低氣溫直逼冬天,城區最高氣溫普遍在6℃~9℃,部分站點跌至5℃以下。
俗話說“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今天是農歷二月初二,古時民間認為到了這時,蟄伏一冬的龍開始抬頭活動,雨水漸多。今天,暖濕氣流強勢出擊,輸送來充沛的水汽,廈門雨勢明顯增強,以中雨到大雨天氣為主,我們可以真切感受到“龍抬頭”的力量。空氣潮濕,相對濕度在65%~95%之間,夜晨有輕霧或霧。雨霧天氣中,道路濕滑,能見度低,市民要格外注意交通安全。氣溫依然欲振乏力,今天城區最高氣溫在14℃左右,夜晨最低氣溫大概11℃,體感濕冷。
明天“雨神”退走,我市降水漸歇,天氣轉為多云為主,日頭公或將露面。好消息是,冷空氣暫時青黃不接,氣溫將迅速回升,城區最高氣溫可達21℃,夜晨最低氣溫13℃。
需要注意的是,一股新的冷空氣正在南下,預計后天抵達廈門,帶來大風降溫天氣。這股冷空氣實力較弱,降溫幅度有限,14日城區最高氣溫回落到18℃,夜晨最低氣溫降至11℃,市民仍要及時添衣御寒。15日起,冷空氣減弱,我市氣溫將緩慢攀升。
相關
今日“龍抬頭”一起剃龍頭
今天是農歷二月初二,民間俗稱“龍抬頭”,有些地方還稱“龍頭節”“春龍節”“春耕節”等。“驚蟄龍抬頭,春分龍登天?!泵袼讓W者、天津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王來華介紹說,今年農歷二月二恰逢驚蟄第七天。此時節,春回大地,萬物復蘇,而“龍抬頭”則是表現這仲春氣勢最生動的形容詞。
在“龍抬頭”這一天,民間都有哪些習俗?
拜土地公 廈門民俗專家介紹,許多“龍抬頭”的習俗都與土地、耕作有著密切聯系。清朝道光年間的《廈門志》記載:“(二月)初二日,街市鄉村為各土地神祝壽。”在閩南民俗中,每逢農歷初二和十六稱為“牙”,是祭拜土地公的日子。
造秧船 “二月二,造秧船?!毖泶嗡颇樑?,是閩南地區插秧的必備工具,用來運載小秧苗。二月初二,許多農戶開始造秧船(修秧船),制作、修繕勞動工具,準備春耕。不過,秧船已逐漸被塑料臉盆取代。
剃龍頭 “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人們選擇在這天理發,寓意著從“頭”開始、鴻運當頭,期待以一個嶄新的面貌迎接春天的好光景。
春游踏青 古人又將二月二稱為“游春節”“踏青節”“挑菜節”等,打扮好自己,擇機出門踏青,春游正當時。二月二春游踏青之俗約始于唐代。據《舊唐書》記載:“大歷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惫哦奸L安的人們,在二月二這天會三五成群地來到郊外踏青。
“吃龍耳” 這天,飲食也多與“龍”直接相關,吃水餃叫“吃龍耳”,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面條叫“扶龍須”;餅也做出龍鱗狀來,叫“龍鱗餅”。美食中蘊含的期盼和祝福都將化作奔向美好明天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