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1元紙幣采用的字冠字號為三冠七號碼,正面是女拖拉機手主深紅色,背面為天山放牧圖主黑藍黃色,并且水印采用空心五角星古幣混合水印,就其設計細節來看,采用了機器和傳統手工相結合,這就使圖案和花紋顯得更加精細。
與此同時在配色和色彩的選取上也比較合理,票面紙幅的大小也做出了調整,表現出一種不同以往人民幣的內在美。同時由于第三套人民幣誕生于我國三年經濟特困時期,并且是我國自行設計印制的一套人民幣,流通時間卻達40年之久,這就紀念著我國在那個時期的社會經濟情況,還體現出了當時的科技水平,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紀念意義。
前不久,“最美奮斗者”表彰大會在京舉行,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原農機局總工程師梁軍位列其中。
1962年4月我國發行的第三套人民幣中,1元人民幣上的女拖拉機手的原型,就是新中國第一個女拖拉機手梁軍。
此前,梁軍還獲得過很多榮譽。1999年當選為“50年來最具影響力的百名先進人物”,中央電視臺在百名先進人物中選出10人,拍攝“江山如此多嬌”電視紀錄片,梁軍作為10人之一參加紀錄片拍攝。2007年8月,梁軍被評選為“全國農機行業十大女杰”。
以梁軍命名的新中國第一支女子拖拉機隊成立
1930年4月,梁軍出生于黑龍江省明水縣。1947年5月,參加工作。1948年2月,參加黑龍江省在北安舉辦的拖拉機手培訓班。兩個月后,梁軍和同學駕駛著3臺拖拉機回到學校。隨后,學校成立女子拖拉機隊。1950年6月,學校宣布以梁軍命名的新中國第一支女子拖拉機隊成立。
從此,梁軍帶領她的拖拉機隊馳騁在北大荒的原野上。她們一天勞作十四五個小時,既要忍受蚊蟲叮咬,還要防備時常出沒的狼。
她一生中開了三次荒。第一次就是1948年,那時候為了提高效率,連夜作戰,歇人不歇馬,吃住都在大荒地里。住的是干打壘,吃的是玉米面粥和野菜,喝的是水溝里的水,蚊蟲叮得滿身是包。一想到國家需要糧食,好像全身被注入了使不完的干勁。
第二次開荒是1957年,王震將軍率十萬大軍挺進北大荒,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全體五七屆畢業生還沒來得及畢業,就被指派隨王震將軍來到密山擔任開荒技術指導,開了2000多坰地。第三次開荒是1960年,在哈爾濱香坊農場,幫當地開了2000多坰耕地。這也是她最后一次開荒了。
一元紙幣正面的女拖拉機手就是以梁軍為原型
1959年11月13日,13臺首批國產“東方紅-54”拖拉機運抵黑龍江。興奮的梁軍跳上一臺“東方紅”開著轉了一圈,現場的記者紛紛過來拍下了她與“東方紅”的合影。正是這次與東方紅的合影,讓梁軍成了“人民幣女郎”。
1960年第三套人民幣正式定版,一元紙幣正面的女拖拉機手就是以梁軍為原型,該券人民幣于1962年正式發行,2000年正式退出流通,流通時間長達38年。自從2003年央視播出了梁軍是人民幣上的女拖拉機手原型的節目后,就有不少廠家找她做廣告,都被她斷然拒絕。她常對那些找她的企業說:“我的榮譽都是黨和國家給的,不賣錢!”
梁軍:我是一拖終身榮譽職工
梁軍依然時刻心系國家農機事業的發展。2010年,80歲的梁軍在老伴和外甥女等人的陪伴下,再次來到一拖。車行至廠區,老人自言自語道:“廠子真大?。?0多年了不容易,感覺真熟悉,就像回到了娘家。”梁軍的生活、工作、事跡、榮譽、朋友、家人……似乎一切都與拖拉機密切相關。拖拉機已經成為她的精神家園。而“東方紅”,則是她精神家園里的“標志性建筑”。
梁軍表示,“我是‘一拖’終身榮譽職工?!薄耙煌稀边@個中國第一個拖拉機廠她先后去過三次,每一次在那兒看到新型拖拉機,都會親自上去開一圈兒過過癮。老人書柜里擺著好幾種拖拉機模型,但她最喜歡洛陽一拖的模型,“因為這是我們中國自己制造的”。老人見過美國、德國、日本產的現代拖拉機,“現在我們國家有能力大批量制造現代化拖拉機,功能齊備,駕駛室都有空調了,我也上去開過。這說明咱們國家強盛、民族興旺發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