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媚
歷史,總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給人們以汲取智慧、繼續前行的力量。
2023年,是改革開放45周年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10周年。
45年前,誰能想到,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使出“改革開放”關鍵一招,從迷霧中闖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新路。
10年前,當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開創了我國改革開放的全新局面。
改革開放,是歷史的選擇,也是歷史的答案。
解放思想,探索前進方向
1978年,新中國的關鍵轉折點,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起跑線。
每到轉折點,必有突破口。當年12月18日至22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
質變的結果之前,蓄力的量變在整個1978年都有跡可循,比如一次科學大會、一次考察學習、一場考試、一篇文章。
3月18日至31日,全國科學大會召開,明確“現代化的關鍵是科學技術現代化”,重申“科學技術就是生產力”,科學的春天來了。
會上,湖南代表團領到一張無人認領的“成果獎”獎狀。后來找了半天,這張獎狀屬于何繼善,這項成果是他靠著手搖計算機搖出來的。
▲1977年冬天,參加高等學校入學考試的青年正在認真答卷。(圖源:新華社)
在這個春天,全國高校迎來了恢復高考后的第一批27萬新生。同年7月,啟動大學擴招,又有近40萬學子在秋季走進大學校門。
1977年恢復高考的消息傳來,已過而立之年的陳政清,正在岳陽錢糧湖農場的中學擔任老師。他參加了那年的冬季高考,并被錄取到湖南大學力學專業,成為了班上年紀最大的同學。
1978年11月的一個深夜,安徽小崗村18位農民在一紙包產到戶的“秘密契約”上按下大紅手印。彼時的他們,完全不敢想象自己按下的也是農村改革的“加速鍵”。
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順著大時代的軌跡,無數人有機會擁抱人生種種新可能。
這一年,中國還派出多個代表團出國出境考察,找尋可供借鑒的經驗。其中,時任國務院副總理谷牧率團赴西歐五國考察,在一個多月時間里訪問了25個城市。發達的交通網絡、工廠高效的計算機化管理、萊茵河繁忙的貨船往來……這些親身見聞,進一步強化了求變的緊迫感,堅定了變革的決心。
任何變革都是以思想解放為先導。
當年5月11日,《光明日報》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如平地驚雷。
▲刊有《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文章的《光明日報》和修改過的清樣。(圖源:共產黨員網)
經歷全國大討論,真理標準重新確立,成為了改革開放的理論之基。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梢哉f,改革開放,既是解放思想的發端,其本身也是思想解放的產物。
靜水深流,厚積薄發。改革開放,成為標注時代的坐標,迸發出不可阻擋的磅礴力量。
實踐檢驗,道路決定命運
解放思想和改革開放相互激蕩,觀念創新和實踐探索相互促進。我們進入了全新的節奏,一切都在更新,每天都在變化。
這是我們共同記憶的跨越:第一張營業執照的頒發、深圳蛇口的開山炮響、上海證券交易所的鑼聲。
這是我們真實可感的幸福:從“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從“憑票購買”到“買遍全球”。
▲11月5日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開幕。(圖源:新華社)
政策的春風拂過了每一寸山河,不僅沿海沿邊地區,如湖南一般的中部省份,即便沒有先天的地理優勢,抓住后天的紅利,也能打出一手王牌。
時至今日,在湖南,我們能從那些具體細節中感知改革開放的步履不停。
“省內異地辦理結婚登記,線上預約后線下不到十分鐘就完成登記?!边@是一對情侶辦證的感言。
“種田也能種出名堂?!遍L沙望城區種糧大戶高文正今年種了600多畝水稻,年綜合收入達30多萬元。
“能拍攝到彩鹮、白頸鴉等國家一級保護鳥類?!庇乐菟{山縣護鳥志愿者唐盛利的鏡頭里,又多了一群美麗精靈。
湖南人身邊的“小變化”,映射出整個國家的“大變革”。
▲嘉禾縣珠泉鎮鐘水河沿岸,成群鷺鳥在棲息覓食。(圖源:湖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在推動中國發展取得傲人成績的同時,改革也逐漸進入深水區。改革還有必要嗎?改革還要改什么?面對雜音和疑慮,面對難啃的硬骨頭,突破口在哪?
“改革開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開放的辦法來解決?!?1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定調了新時代改革開放的大思路。
跳出“一時一域”的得失,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決定。60項具體任務、336項改革舉措,既從頂層設計著眼,又突出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開創了我國改革開放的全新局面。
▲十八洞村的筑夢書屋。
回眸新時代十年,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制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中華大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
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加快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設立自貿試驗區……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是我們對時與勢的深刻理解與把握,也是不斷激發能量的動力源泉。
共同發展,向更深層次邁進
2001年11月10日,卡塔爾多哈喜來登飯店薩爾瓦大廳燈火通明,隨著小木槌敲下,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議定書草案審議通過。12月11日,中國正式成為世貿組織第143個成員國。
“入世”22年,中國通過深化改革、全面開放發展自身經濟,成長為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二大進口市場,對全球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接近30%。
這些數據,映射出中國對外開放格局之變,也證明了中國改革開放給世界帶來的影響。
進入新時代,從“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到“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再到“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
▲中歐班列穿越國門。
中國對外開放的程度和方式不斷向著更大范圍、更深層次邁進。這條路徑蘊含著一個重要指向,即中國要更積極主動參與全球治理,提出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推動世界共同發展。
我們也是這樣做的。比如,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年來,已有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合作文件,拉動近萬億美元投資規模,為共建國家創造42萬個工作崗位,讓將近4000萬人擺脫貧困,成為重要的國際公共產品。
站在人類歷史的“十字路口”,世界經濟格局在多重因素影響下表現出的矛盾、沖突、緊張,愈加說明了中國改革開放政策的生命力。
全面深化,煥發新的歷史主動
歷史鐫刻下了輝煌成就,也啟示著未來的方向。
時代的課題層出不窮,理論和實踐創新也當與時俱進。破題之際,恰逢我國處于經濟恢復和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進一步推動經濟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難和挑戰。
一切都在呼喚新的動力,無論是部署、理念還是落實。
▲12月11日,漣源高新區湖南三一華源機械有限公司,工人在趕制平地機海外訂單產品。(圖片來源:湖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了鮮明信號。會議指出,“必須堅持依靠改革開放增強發展內生動力,統籌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并強調“深化重點領域改革”。
具體包括,要謀劃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落實金融體制改革,等等。
謀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舉措,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持續注入強大動力,這既是繼往開來,也是勇闖新路。
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
對改革開放的最好慶祝,就是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以永遠在路上的堅定執著,把改革開放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