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節檔,6部電影的口碑都很一般,但票房表現天差地別,結局已經毫無懸念,真正的大贏家肯定是《熱辣滾燙》,《飛馳人生2》和《熊出沒·逆轉時空》也會賺得盆滿缽滿,而之前被寄予厚望的《紅毯先生》,將折戟沉沙。
《紅毯先生》被寄予厚望,是因為它是寧浩和劉德華的組合。寧浩是喜劇電影界最有代表性的導演之一,雖然這幾年他的作品沒有當年那么優秀了,但搞笑水平依然在線,而且不走爛俗路線,再差也差不到哪兒去。
至于劉德華,已經紅了40年,在圈內的人氣和口碑都是無與倫比的。這部電影開拍后熱度一直很高,劉德華不管到哪里拍戲,現場都會被圍得水泄不通。
在跑宣傳方面,寧浩和劉德華都很賣力,盡心盡責,想來也對《紅毯先生》的市場表現寄予很高的期待。
但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紅毯先生》在春節檔第一天的票房都不到5000萬,只是《熱辣滾燙》的十分之一,第二天更慘,票房都不到后者的零頭。這樣的表現,在春節檔絕對算是慘敗了,而且絕對不可能逆襲。
很多人可能會把《紅毯先生》的失敗歸因于排片率低。它排片少是事實,春節檔首日排片只有8.3%,而《熱辣滾燙》有27%。所以還沒到春節,網上就有不少聲音質疑它遭受了不公正待遇,“有黑幕”。
如今再仔細看票房數據,就知道《紅毯先生》為什么排片少了,在排片率低的情況下,它的上座率不管在哪個時段都是墊底,遠遠落后于其他電影,這就是最真實的觀眾選擇的結果。
所以,《紅毯先生》排片少并不是因為有什么“黑幕”,它真受歡迎的話,院線肯定不會跟錢過不去,顯然院線一開始就不看好這部電影。
從觀眾反饋來看,《紅毯先生》票房失利很正常,某位網友總結得很到位,最大的原因是不好笑,春節檔觀眾最大的訴求就是放松放松。
其他原因也有影響,如:對娛樂圈的諷刺已經沒什么新意,而且不痛不癢,玩黑色幽默,又過于隱晦;影片定位混亂,故事內核適合春節檔,卻拍得像文藝片;故事比較雜亂,劇情平淡……
其實春節檔票房大爆的爛片并不少,所以歸根到底,主要還是這部片不好笑,而且定位混亂。
《紅毯先生》的慘敗,也反映了大咖港星票房號召力大不如前的事實。
劉德華上一部“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的電影是《金手指》,這部電影投資高達3億,還是劉德華和梁朝偉20年后再合作的電影,噱頭十足,但在元旦檔首日只有六千多萬票房,所幸后期沒什么新片上映,它上映兩個月后,終于拿到了5.7億票房。
而同檔期上映的《年會不能停!》,陣容并不強,卻拿到了13億票房。
讓人感到意外的還有周潤發、袁詠儀主演的《別叫我賭神》,雖然發哥在多個大城市跑馬拉松宣傳新片,但最終票房只有4千萬。
“國際功夫巨星”成龍,融合了個人從影生涯的作品《龍馬精神》,雖然大打情懷牌,但最終票房只有2.1億。
集齊了古天樂、張智霖、吳鎮宇三大“港片扛把子”的《暗殺風暴》,最終票房只有八千萬。
這樣的例子多不勝數,最慘烈的是鄭秀文主演的劇情片《流水落花》,累計票房只有區區28.7萬。
多年來,港片演員一直存在青黃不接的問題,活躍的來來回回都是那批上個世紀就已經火起來的演員,如今這些大咖演員都漸漸打不動了,港圈依然沒有一個能打的新人脫穎而出,港片前途真不容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