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八卦的生成
按照《系辭傳》所說,《周易》六十四卦是由八卦“引而申之”,重疊而成,所謂“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就是。《彖傳》和大、小《象傳》以及《說卦傳》的分析實質相同。
但如果不看《易傳》,只看《周易》本經的話,則只有六十四卦,并沒有八卦。
幾千年以來,大家都篤信《易傳》,認為是先有八卦,然后再將八卦兩兩相重,發展為六十四卦。
但1973年長沙馬王堆帛書《周易》出土之后,韓仲民(1930—1989)通過對帛書《易經》卦序的分析,提出了八卦后于六十四卦說,認為不是八卦重為六十四卦,而是由六十四卦提煉出八卦。
但證之于理據,難以成立。《周易》為什么是六十四卦,而不是六十三卦或六十五卦?一卦為什么剛好是六爻,而不是五爻或七爻?這些看似偶然,其實有必然的因素。離開了八卦生六十四卦說,這些問題都不能得到合理的解釋。
從《周易》經文本身,我們也能看出八卦生六十四卦的痕跡??藏栽疲骸傲暱?,有孚,維心享,行有尚。”習坎是卦名,《彖傳》、《大象傳》皆釋“習”為重、洊(洊亦訓重)。以六畫卦為重坎,實際上是說這一六畫卦是以兩個三畫卦坎組成的。
不是先有八卦而后有六十四卦,又怎能有“重坎”之說呢?
上述坤卦的卦辭也透露出同樣的信息。坤卦的卦辭是建立在系統的八卦卦氣說的基礎上的,這實質就是說,在六十四卦形成前,已有了系統的八卦理論。這與習坎卦可互證。
《周禮·春官》記載:“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睂素苑Q為“經卦”,將六十四卦稱為“別”卦。所謂“經”,其義為始。
“經卦”即本始之卦,“別”卦即由“經卦”分別、衍生出來的卦?!吨芏Y》此說,實質上也是說六十四卦是由八卦衍生出來的。與《系辭傳》的說法也是一致的。
事物都有一個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的過程。筮法也是逐步發展的。據此,我們猜想,易這種筮法當經歷了由八卦到六十四卦兩個階段。
首先是簡單的八卦階段。《史記·日者列傳》也說“伏羲作八卦”。《系辭傳》說“伏羲氏”“始作八卦”,而且“八卦定吉兇”,八卦可以用來占筮,確定事情是吉是兇。這是最初階段的易筮是用八卦的明證。后來社會發展了,事物越來越繁雜,八卦不夠用了,古人再把它兩兩相重,發展為六十四卦。這種解釋,較之八卦后于六十四卦說顯然要合理。
八卦是如何生成的呢?《系辭傳》有這樣的記載:“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边@應該是八卦的成卦法。
“易有太極”指八卦的最初根源是“太極”。此“太極”又稱為“太一”或者“大一”,指混而未分的筮策。
“是生兩儀”,即“分二”,指將筮策信手一分為二,分為左、右兩部分。
“兩儀生四象”,即從左、右兩部分筮策中得出九、六、七、八這四個筮數。其中要經過“揲四”、“歸奇”這些步驟?!八南蟆保簿褪蔷?、六、七、八這四個筮數。其中七為少陽、九為老陽、八為少陰、六為老陰。
“四象生八卦”,即根據所得出的筮數九、六、七、八畫出八卦來。其中九、七都畫為-,即陽爻,六、八都畫為
,即陰爻。這個畫卦的過程,也就是八卦生成的過程。具體來說,就是:
如果所得出的筮數連續三次都是九或七,就畫為?乾卦。
如果所得出的筮數連續三次都是六或八,就畫為?坤卦。
如果所得出的筮數首先是六或八,再是九或七,然后又是六或八,就畫為?坎卦。
如果所得出的筮數首先是九或七,再是六或八,然后又是九或七,就畫為?離卦。
如果所得出的筮數首先是九或七,再是六或八,然后又是六或八,就畫為?震卦。
如果所得出的筮數先是六或八,接著還是六或八,然后是九或七,就畫為?艮卦。
如果所得出的筮數先是六或八,再是九或七,然后又是九或七,就畫為?巽卦。
如果所得出的筮數先是六或八,接著還是六或八,然后是九或七,就畫為?兌卦。
?乾、?坤、?坎、?離、?震、?艮、?巽、?兌這八個卦都是由九、六、七、八這四個筮數畫出來的,它們都是奇偶數的不同組合。所以,從本質上說,八卦是一種數占法。
至于八卦是如何“定吉兇”的,也就是說,八卦的占法如何,《周易》經、傳都沒有記載。
“禮失而求諸野”,我們從少數民族保留的占法中可以獲得一些啟示。
四川涼山彝族有一種名叫“雷夫孜”的占法:巫師取細竹或草稈一束握于左手,右手隨便分去一部分??醋笫炙嘀當凳瞧媸桥?。如此共進行三次,即可得三個數字。然后根據這三個數是奇是偶及其先后排列,判斷“打冤家”、出行、婚喪等事。由于數分兩種而卜必三次,故有八種可能的排列和組合。有人曾記錄一套卜問“打冤家”的解釋方法:
偶偶偶——不分勝負(中平)。
奇奇奇——非勝即敗。勝則大勝,敗則大?。ㄖ衅剑?。
偶奇奇——戰斗不大順利(下)。
奇偶偶——戰必敗,損失大(下下)。
偶奇偶——戰斗無大不利(中平)。
偶偶奇——戰斗有勝的希望(上)。
奇奇偶——戰斗與否,無甚影響(平)。
奇偶奇——戰必勝,擄獲必多(平)。
每當“打冤家”之前,常要以“雷夫孜”法決定行動。如遇上卦,當然要打。如遇中卦或下卦,則要考慮打不打的問題了。
如用-陽爻表示奇,用
陰爻表示偶,“雷夫孜”的“奇奇奇”就是?乾卦,“偶偶偶”就是?坤卦,“偶奇奇”就是?巽卦,“奇偶偶”就是?震卦,“偶奇偶”就是?坎卦,“偶偶奇”就是?艮卦,“奇奇偶”就是?兌卦,“奇偶奇”就是?離卦。
對于《系辭傳》“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說,邵雍認為是“一分為二,二分為四,四分為八”
,程顥(1032—1085)稱之為“加一倍法”
。以圖表示,即
:
也就是:
《易學啟蒙·原卦畫》解釋說:“太極之判,始生一奇一偶而為一畫者二,是為兩儀,其數則陽一而陰二……邵子所謂一分為二者”,“兩儀之上,各生一奇一偶而為二畫者四,是謂四象……所謂二分為四者”,“四象之上各生一奇一偶而為三畫者八,于是三才略具而有八卦之名矣。其位則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這就是說,太極為一,分出
陰-陽兩畫。“兩儀”就是
陰、-陽。-陽上各加一奇一偶,則為=太陽和
少陰之象;
陰上各加一奇一偶,則為
少陽和
太陰之象?!八南蟆本褪?太陽、
少陰、
少陽、
太陰。=太陽上各加一奇一偶,則為?乾、?兌兩卦象;
少陰之上各加一奇一偶,則為?離、?震兩卦象;
少陽之上各加一奇一偶,則為?巽、?坎兩卦象;
太陰之上各加一奇一偶,則為艮?坤?兩卦象。這就是“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其順序由右往左數,則為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到坤八。朱熹認為:“此數言者,實圣人作易自然之次第,有不假絲毫智力而成者。畫卦揲蓍,其序皆然?!?/p>
八卦的生成,本來是指奇偶之卦畫的變化由兩到八,是一筮法問題。但古人將以蓍求卦的過程理論化,認為從太極到八卦也是一個生化的過程或分化的過程,從而提出一套關于宇宙形成的理論,這就從筮法中產生了哲學。
思考題:
1.八卦各自的卦畫、卦名、卦德及主要取象是什么?
2.簡述《周易》八卦配對及其排序的理由。
3.八卦是如何生成的?你認為上述兩種解釋哪一種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