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力維
古偶劇《星漢燦爛》剛開播,粉絲就把吳磊和趙露思的原聲臺詞吹上熱搜。唉,只能感慨一句,古偶劇苦非原聲久已。如今,粉絲們證明自家偶像有演技的證據又多了一項:本人用原聲說臺詞。
其實,好多粉絲壓根兒沒在電視劇里聽過自家偶像的真人原聲。還有一些粉絲對偶像原聲出鏡,內心是抗拒的,他們更希望聽到配音演員的后期“精修”版。比如,《將夜2》男主角王鶴棣那略帶四川口音,AI一般毫無抑揚頓挫和節奏感的臺詞,完全不像是在演古裝劇。預告片一出就被粉絲堅決抵制,最終片方緊急補上配音才播。
說來,《將夜2》的導演正是大熱劇《夢華錄》的導演楊陽,《夢華錄》里她終于實現了全員原聲臺詞自由。雖說陳曉、劉亦菲的原聲也暴露了他們各自的臺詞短板。但觀眾聽到了演員帶有個人特質的真人原聲還是倍感驚喜的,終于不再是古偶劇里千篇一律的熟悉配音了。
本來,演員自己說臺詞是影視表演的常態,配音則是退而求其次的選擇。但近十年來,配音卻成了國產劇尤其是古偶劇的主流操作。一方面,配音大大降低了表演門檻,讓很多非科班出身的明星有可能成為主演并迅速走紅;另一方面,配音泛濫也造就了一大批被網友嘲諷為“演貝”的演員,特指不用聲音演戲,演員沒了“口”。很多科班出身的年輕演員,原本在學校里扎實練過基本功,拍戲幾年后卻不進則退,臺詞水平斷崖式下降。
很多明星在未成名階段還是原聲臺詞,成名后為了省時、省力、遮丑,開始“御用”一兩位配音演員。聽不清臺詞,說錯了?情緒沒張力?沒關系,都能一條過,導演圖個方便,反正有配音演員“兜底”。
然而,配音演員在影視行業的地位并不高,片酬還不及頭部演員的一個零頭。他們需要高效速成地工作,往往一人分飾幾個角色,不用十天就能配完一部四五十集的古裝劇。因此,配音演員對演員原聲臺詞的后期“精修”,也大致等同于磨皮和濾鏡的效果,千篇一律。最終,濫用配音的惡果層層傳導,演變成了影視行業的整體懈怠,觀眾對配音更加反感,又反噬回演員身上。
今年,在相關政策的指導下,播出平臺也開始做出改變,助推演員亮出自己的原聲臺詞。暑期檔幾部大制作古偶劇,從《夢華錄》到《星漢燦爛》都用了演員原聲臺詞,隨后備播的《玉骨遙》也已確定用肖戰和任敏的原聲。此消息一出迅速沖上熱搜,評論區里一片“開心”和“期待”。古偶劇主演們就要在原聲臺詞上內卷了。作為觀眾,當然樂見其成。相信,這也會成為國產劇整體提升業務水平的一個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