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科技系統深入貫徹“改革重塑年、大抓落實年、能力提升年”活動要求,以打造長三角科創樞紐城市為目標,以改革為牽引,推動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全面提升市域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聚焦“高原造峰”,打造創新策源地。緊抓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機遇,瞄準上??苿摷蹍^資源,導入新興產業科研重器。截至目前,西塞科學谷累計引進科創項目36個,集聚青年人才2600余人。工控全國重點實驗室與央企、國企共建聯合研發機構10家,西交中子實驗室填補浙江省在中子源等核物理領域的科技資源空白。高起點建設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北翼中心。以聯合國地信知識創新中心為牽引,打造國際地信科學城、環浙工大創新經濟圈、莫干論劍谷“一城一圈一谷”創新體系,穩步推進莫干山地信實驗室、地磁大科學裝置、國家車聯網先導區等創新平臺建設。成功引進道地藥材全國重點實驗室,地磁大科學裝置研究院入職科研人員200余人,落地零磁醫療裝備產業鏈企業4家。高標準做強研究院經濟。聚焦“一鏈一院”新型研發機構體系建設,新引進中藥生態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5家,總投資12.35億元。建立新型研發機構“一院一策”和紅黃藍三色預警機制,新孵化企業78家,累計孵化企業391家,去年以來實現營收19.85億元,推動研究院從“政府輸血”到“自我造血”轉變。
聚焦“兩鏈融合”,發展新質生產力。聚焦重大項目,印發《湖州市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重大技術裝備和資源循環利用領域科技攻關實施方案》,加快組織“兩新”領域科技攻關,16項成果入選省“兩新”重大科技成果推廣清單。壯大高新技術企業。聚焦新質生產力主體,健全“小升高”梯度培育機制,推動符合條件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應評盡評”,助力企業加速成長為高新技術企業。湖州市新認定省科技型中小企業1147家,入庫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368家、321家企業進入高新技術企業公示名單;申報省級企業研究院32家、省級重點研究院6家。做強半導體產業鏈。緊抓產業下行周期,逆勢推動半導體及光電產業鏈集聚發展。今年以來,引進半導體及光電產業鏈項目備案33個,備案總固投280.04億元,萊寶顯示、零跑汽車、漢天下等項目在爭取省“4+1”產業基金上取得重大突破。持續做優半導體產業生態,南太湖新區半導體產業園和南潯泛半導體新材料產業園加快建設,電子科技大學長三角研究院(湖州)等新型研發機構引入半導體科研團隊18個,建成共享實驗平臺42個。
聚焦“改革破題”,塑優創新生態圈。探索科技成果湖州方案。試點科技成果“先用后轉”改革,打造領軍企業牽頭轉化和特色產業領域轉化兩種模式,支撐技術交易額高位提升,湖州市完成技術交易額313.78億元,同比增長95.01%。形成要素保障“湖州模式”。建立科技型企業清單和融資需求清單,常態化排摸企業融資需求,通過銀擔合作交流、降低擔保費率、提高審批效率等舉措,累計為科創型小微企業提供17.82億元融資擔保,并減免擔保費492.6萬元。加快推進省科技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揭榜掛帥”試點建設,開展“地信+”教科人一體改革,初步形成涵蓋“地理+”的完整產業鏈,地信領域人才突破8000人,完善在湖外籍人才支持政策,省外國高端人才創新集聚區實現零的突破。打造可持續發展湖州樣板,連續兩年可持續發展指數排名全國第一。參與編制并發布首個由中國獨立牽頭編制的城市可持續發展國際標準;在國際和全國會議上輸出“湖州經驗”和“湖州模式”;安吉縣作為全國首批縣級城市加入全球可持續發展國際標準城市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