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易友,大家好!
“官多變殺”是當代命理中經常聽到的論語,它給人的直觀理解為當命局中“正官”很多時就會向“七殺”轉化,我們都知道“正官”為吉神,《萬祺賦》有云:“官星者,榮身之主,掌祿之源”,它對命主為有情之克;而“七殺”為鬼,為大兇之神,它對命主為無情之克;“正官”和“七殺”雖然是相同的五行,但陰陽屬性是完全不同的,難道物質本性也會改變?那么“官多變殺”由有情變無情究竟是如何變的?它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官多變殺”量變引起質變的真正含義:
“正官”與日主為異性相克,它代表的是權威,規矩和正能量,是對日主的一種鞭策和激勵,“正官”的力量整體是溫和的,是恰到好處的;而“七殺”與日主為同性相克,它代表的是破壞,叛逆和負能量,對日主是一種無情的傷害和牽絆,“七殺”的力量整體是極端的,不計后果的。
“官多變殺”是氣勢上的轉變,影響的是格局層面。當“正官”眾多時,這股本來對日主溫和的克制力量就會重疊加劇,形成一定的強壓氣勢,從而對日主的安全構成威脅,并隨之會產生對整體命局上潛在的破壞性,這就是量變引起質變的主要體現,大家要注意,“官多變殺”是“正官”數量多,從全局上所體現出的“七殺”特性,這是一種格局觀,由此來引導我們如何去選取用神,本來“正官”是吉神需要生護為要,而一旦“群官”出動,在格局的角度就要與“七殺”一視同仁,那么用神上就需要對其進行制化,制用“食傷”,化用“印星”。
“官多變殺”“正官”的個體本性不會改變。“正官”量多變“七殺”不是“正官”本質上的轉變,也就是說不管命局中有幾個“正官”,單從個體而言,它的本性是不會變的,從現實人生狀態層面來表達,比如日主的性情,“正官”就是正義,規矩,公平,負責的心性,“正官”再多,他也不會完全變成“七殺”的偏激,霸道,壓迫的心性,同樣“正官”再多也不會有“七殺”的不穩定之兇性,比如“七殺”代表的惡疾,小人,是非,波折等等。因為這些本性是由事物的本質所決定的,“正官”為陽,它的本質就是陽性,它并不會因為量多而本質轉陰,量多變陰的只是整體氣勢上的轉化而已。
“官多變殺”什么情況下會讓日主體現出“七殺”的本性呢?只有一種情況那就是在原命局中出現“官殺混雜”,也就是不光“官多”還“雜殺”,此時“七殺”摻和到“群官”里面,或者“官殺兩旺”而雜之,都會在個體本性層面發生雜交,導致“正官”的心性不純。而如果命局中只有“正官”,就算“正官”再多,他的心性依舊表現出的是純凈的。
“官多變殺”到底如何判斷“正官”是多還是少?
“官多變殺”是在整體氣勢上“正官”相對于日主的力量對比來定義的,也就是“正官”和“比劫”的相對力量來確定。有人說“正官”有兩個或者三個就是“官多”,這種說法顯然有些太過片面,比如某命局建祿格當令:乙丑,戊辰,戊戌,乙卯(虛擬八字);此造有三個“正官”,但有五個“比劫”,“官制比劫”力量是有情的,格局上“正官”為用神,并且命主的心性也會體現出“正官”積極的一面,此時就不能論“官多變殺”;而如果某命局:癸酉 辛酉 甲子 辛未(虛擬八字),此造有四個“正官”,日主甲木虛浮無力,“正官”的力量對“比劫”構成了強大的威脅,在格局的角度“官多變殺”格成立,坐下子水和年干的癸水為用神,化殺生身。
由“官多變殺”引申為“食多變傷”,“印多變梟”其實是同樣的道理,這種吉神多變兇神是“勢之變”而不是“質之變”,比如某命局“食神”多,命主本人的心性一定仍然是“食神”的特點多一些,這是骨子里的東西不會因為數量眾多而發生大的改變,但從格局的角度,“食神”多泄日主太過,需要“印星”來制約,或者“財星”來化泄的。
舉例說明:
乾:
辛 癸 辛 癸
巳 巳 巳 巳
大運:壬辰 辛卯 庚寅 己丑 戊子 丁亥
此造為《三命通會》寇準宰相的八字,原局官星重多,比劫偏弱,官多為殺,用天干兩個食神制殺,兒能救母之功,早運金水相生,食神制殺少年才智超群,中晚運印星參與,制化兩立成就權利頂峰。
乾:
己 丙 丙 戊
未 子 子 子
大運:乙亥 甲戌 癸酉 壬申 辛未 庚午
此造為《三命通會》張御史之命,原局丙火生子月,地支三個子水正官,丙火比劫力量單薄,官多為殺,但原局有三個食傷對其制約,有制過之嫌,早運走印地,印制食傷減損食傷制殺的力量有情,中晚運走財殺之地,將官殺助起,食傷依舊有力制殺,所以好運連連,貴至御史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