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等到你!"2022年4月6日,顏丹晨躺在北京醫院的產房里,看著剛出生的8斤重男嬰,眼淚不自覺地流了下來。
這一刻,她等了太久太久。
產房外,比她小4歲的老公孟浩強心急如焚。從凌晨到天亮,他在走廊上來回踱步,聽到兒子的第一聲啼哭時,這個在熒幕前總是硬朗的男人,也紅了眼眶。
這個春天,顏丹晨收獲了雙份的驚喜。不僅當上了媽媽,她主演的34集當代農村劇《青山不墨》也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熱播。
劇中,她飾演的"華青"是個從東北林學院畢業的女強人,為建設紅松母樹林而奮斗,收視率節節攀升。
粉絲們都笑稱這是顏丹晨的"雙胞胎"——一個是可愛的小王子,一個是收視率爆表的電視劇。
"你追劇,我帶娃。"在家坐月子的日子里,暖心老公孟浩強把這句話變成了生活日常。每當顏丹晨靠在床頭要追《青山不墨》時,他就默默抱起兒子去走廊上轉悠,生怕打擾到老婆追劇的興致。
床邊的小幾上,總是擺著幾個精致的小碟子,裝著水果、瓜子、糕點,還有顏丹晨最愛喝的奶茶。這些都是孟浩強為她準備的"追劇零食"。
看著電視里的自己,又看看床邊忙前忙后的老公和熟睡的兒子,顏丹晨覺得生活比蜜還甜。
"以前很多人勸我,說年紀大了就不要再折騰了。但我想告訴大家,只要遇到對的人,什么時候開始都不晚。"這是顏丹晨在微博曬娃時寫下的一句話,字里行間滿是幸福。
44歲的高齡產婦,4歲的年齡差,這些在外人眼里的"障礙",都被這對相愛的人輕松跨越。此時的顏丹晨,就像她在《青山不墨》中飾演的"華青"一樣,用行動證明:勇敢的人,總能守得云開見月明。
這個來得有點晚的幸福,來得恰到好處。
誰說姐弟戀注定會被年齡差打???2016年的內蒙古鄂爾多斯,一場突如其來的沙塵暴,讓兩個相差4歲的演員,演繹了一段超越年齡的浪漫故事。
《北方大地》劇組正在拍攝,劇中,顏丹晨飾演騰飛羊毛廠的廠辦秘書"薩日娜",而1982年出生的孟浩強則飾演男主角"牧仁"。
誰也沒想到,這部講述北方創業故事的電視劇,成了他們愛情的催化劑。
"當時沙塵暴來得特別突然,大家坐在地上吃盒飯,嘴里、耳朵里全是沙子。"劇組的工作人員回憶,身高1。78米的孟浩強像堵墻一樣,用風衣為大家擋風遮沙,特別是對顏丹晨,更是體貼入微。
為了讓鏡頭更真實,顏丹晨拒絕用替身。拍完沙塵暴的戲份,她的牙縫里、指甲縫、頭發里都是沙子。但她從不喊苦,這份倔強和專業,讓孟浩強默默記在心里。
2017年4月,《北方大地》在央視首播。兩人都在家追劇,在劇組微信群里交流劇情。漸漸地,話題從戲里延伸到戲外,從工作聊到生活。
這份緣分,就像內蒙古草原上的野花,在不經意間悄然綻放。
但愛情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他們以探望女兒為由來到北京,其實是來"考察"準女婿。沒想到孟浩強給了他們一個大大的驚喜。這個年輕男人不但天天來陪二老聊天,還主動下廚做飯。
他本來不吃辣,為了適應未來的生活,硬是跟著顏家人吃起了辣椒,辣得滿頭大汗也不退縮。
"有一次他給我們做早餐,熱油把手背燙出了好幾個泡,愣是一聲不吭。"顏母回憶道。就是這樣一件小事,讓他們看到了這個小伙子的擔當。
雖然年齡小,但孟浩強的心理卻異常成熟。他遇事有主見,性格硬朗,完全打消了顏家父母的顧慮。
原來,真愛面前,年齡從來都不是問題。重要的是,你遇到了一個愿意為你遮風擋雨,陪你吃辣流汗,燙傷也不皺眉的人。
在這片北方的大地上,顏丹晨等來了她的愛情。
要說顏丹晨的故事,得從湖南湘潭說起。1978年,這個精致的小女孩降生在一個溫暖的家庭,爸爸是湘潭絲綢廠的工會主席,媽媽在湘潭中心醫院當會計。
在那個獨生子女還不多的年代,顏丹晨是個幸運的獨生女。從小就學鋼琴、拉手風琴,但最讓她受益終身的,是姥姥的教導。
"女人一定要有工作,要自立,不能依附男人生活。"出身大戶人家的姥姥雖然臉上有皺紋,但骨子里散發著一種特別的優雅。
這句話,成了顏丹晨一生的座右銘。
18歲那年,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她本可以安穩地進入長沙歌舞團工作。但這個不安分的湘妹子選擇了北上追夢,成為北京電影學院數千名考生中的幸運兒。
在北影,顏丹晨遇到了她的貴人——班主任崔新琴。這位既是演員又是教授的星媽,對她格外器重。當大一新生還在上基礎課時,崔新琴就破例讓她接拍了電影《背起爸爸上學》。
為了演好角色,顏丹晨和主人公原型同吃同住。睡土炕被跳蚤咬,用轆轤挑水把肩膀磨破,在毒辣的太陽下曬黑皮膚。。。這些苦她都咬牙挺過來了。
付出總有回報,她一舉奪得第八屆中國電影"童牛獎"優秀成人演員獎。
更大的驚喜在后面。大三時,她主演的《花季·雨季》上映,一舉拿下中國電影"華表獎"最佳新人獎。這個扎著馬尾、笑起來甜甜的女孩,開始被更多人認識。
但讓她真正走紅的是《寶蓮燈》里的嫦娥。這部神話劇最高收視率達9。1%,成為當年央視八套的收視冠軍。顏丹晨的仙氣扮相,至今讓人記憶猶新。
有趣的是,當其他演員都在拼命接戲時,顏丹晨卻保持著獨特的節奏。她說:"不能把工作當做人生的負擔。"每年只接一兩部戲,但每部都是用心之作。
從湘潭走出的女孩,就這樣一步步登上演藝事業的高峰。而更重要的是,她始終沒有忘記姥姥的教導——做一個獨立自強的女性。
在娛樂圈,34歲的"剩女"標簽像一把利劍,懸在女藝人頭上。但顏丹晨卻活出了另一種活法,她不在乎外界的眼光,只在乎內心的聲音。
"你看看人家誰誰誰都結婚了。。。"每次回老家,親戚們的關心雖然真誠,卻難免讓人有壓力。但顏丹晨的父母從不給女兒增添焦慮,只是將這份擔憂默默埋在心底。
80歲的姥姥是最著急的那個。每次見到外孫女,都會念叨:"讓姥姥看著你風風光光出嫁吧。"顏丹晨總是笑著抱住姥姥,陪她擠在一張床上,聽她講那些過去的故事。
在外人看來,她是光鮮亮麗的女演員。但回到湘潭老家,她就是那個愛給家人做菜的貼心女兒。有時一住就是二十多天,能變著花樣做二十多道菜。
"絕不將就,絕不草率,一定要嫁給愛情。"這是顏丹晨對自己的承諾。在她看來,隨便找個人結婚,不僅會傷害自己,更會傷害很多無辜的人。
有人說她太挑剔,其實她只是在等一個能懂她的人。就像她對待演藝事業一樣,寧可少接幾部戲,也要等到真正打動自己的角色。
當很多女演員像打仗一樣連軸轉,忙得大把掉頭發、累得在浴室睡著時,顏丹晨卻活出了自己的節奏。在劇組拍完戲,就馬不停蹄地往家趕,陪陪父母,逗逗姥姥。
"你說你這孩子,都這么大年紀了,還這么任性!"母親有時會心疼地說。顏丹晨卻覺得,正是這種"任性",讓她在34歲時還能保持對愛情的期待。
她始終相信,在前方的某個地方,一定有一個懂她、愛她的男人在等她。這份篤定,讓她在娛樂圈的大染缸里,始終保持著內心的純凈。
事實證明,她等對了。就在她不著急的時候,愛情如約而至。這場等待,讓她遇見了最好的孟浩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