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3月15日,學院圖書館館長徐其懷副研究員用5年心血寫就的90萬字易學研究著作《童子易說》由江蘇大學出版社精裝出版。大連理工大學博士生導師侯鐵珊教授作序推薦。
徐其懷館長潛心向學
《童子易說》詳細介紹了《易經》的由來,《易經》因何有象數派和義理派之說;《易經》的術語解釋;《易經》本經的詳細解讀;歷代君臣對《易》的認識;《易經》的傳承等內容。為方便閱讀,《童子易說》中所有的生僻字均有漢語拼音標注。
說起創作這本書的緣由,徐其懷說,年少時曾聞算命、算卦之事,偶爾聽人提起《易經》,心中便充滿好奇,然而始終不知《易經》為何物。調到圖書館工作后,有幸讀到諸多易學書籍,便一發不可收,遂開始《易經》研究,經5載寒暑,終成此書。
徐其懷介紹說,《易經》自古為五經之首,但在許多人的腦中總以為《易經》是一本算命的書,用朱熹的話講就是“卜筮之書”。實際上大家忽略了朱熹的原話“易本為卜筮之書”,這個“本”字就道出了《易經》的內涵。也就是說,《易經》原本是卜筮之書,即以趨吉避兇為目的的算命之書。然而《易經》“人更三圣,世歷三古”,三圣即伏羲、周文王、孔子。三古即上古伏羲時期、中古文王時期、下古孔子時期?!兑捉?系辭下》云:“《易》之興也,其于中古乎?”《易經》之所以又被稱為《周易》,就是因為中古時的周文王將《易經》改造為《周易》,即周代《易經》??鬃蛹捌涞茏拥摹妒怼穼ⅰ吨芤住飞仙秸軐W境界。漢初“獨尊儒術,罷黜百家”,更使得《易經》一躍成為五經之首,千百年來,再無人撼動。
徐其懷認為許多易學之書完全憑著作者的臆想來解讀《易經》,根本背離了《易經》之“近取諸身,遠取諸物”的象數原意,也背離了3千多年前西周時那個特定的語境。加之《易經》由于其獨特的易象和爻辭相結合的二元表意方式,使得許多人對《易經》望而卻步,自己創作的這部《童子易說》就是想還《易經》之本來面目,也是目前唯一一部完全以象數來解釋每一句卦爻辭的易說之作。希望這本書能帶領讀者輕松走進《易經》,了解《易經》,從《易經》吸取營養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