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誰在一起很重要,讀書,讀什么樣的書同樣重要。曲黎敏老師曾建議說:和經典在一起!因為,經典是生命正能量的源泉。經典,即慈悲;經典,即美好。
深以為然!
而作為群經之首的《易經》,無疑是經典中的經典。
可是,讀她,每每都是興致勃勃拿起,又心灰意冷放下。原因嘛,讀了半天仍是“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
而這部由南懷瑾大師撰寫的《易經雜說》讀起來就很
輕松多了,也終于可以讀進去一些了。
從這本書中了解到:《易經》最原始的形式是上古時期的伏羲氏創造的幾個圖形、符號,后經在羑里坐牢的周文王歷經七八年的時間研究出的心得記錄,因此,被稱為《周易》。
曾經我們會錯誤地認為,《易經》主要是用來八卦算命觀察風水的,其實《易經》簡直是——
人行于世的一部理性教科書。
整整64卦,每一卦,都像一個早被劇透的“故事劇本”,讀懂了它,你人生80%的難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作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中國文化之底,儒家、道家以它立派,兵家三十六計也來自《易經》
清華大學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滋養了一代又一代學子,正出自于易學;
據說,故宮也是按照易學文化來設計,蘊含精密數學原理,歷經600年風吹雨打,依然金碧輝煌。
通過閱讀可以看到,書里的每一卦,都是一首詩,它的文學、美學價值不亞于《詩經》。
“人盡其才,亦能藏拙”,它讓你明白才華固然重要,也要學會“隱藏”,說本分話、做本分事,不跟人較勁。
“易者,變也,向陽而生”,它亦讓你明白,得意時要加倍小心,失意時也須上善若水,方能否極泰來。
“履霜堅冰至,未雨綢繆”:它更是可以提醒你懂內觀,同時見微知著,不執著于“空”,輕松破局困境......
比如:
與人相交,如何拿捏分寸?它早給你支好招了:
和朋友/家人相處,關系再親密,也要謹記“陰慮可否,明言得失”,可以給建議,不可替人做決定;
和同事/上司相處,懂得“謙謙君子,卑以自牧”,學會謙卑,才不會招禍。
再比如:
在職場打拼,如何才能做出一番成績?也早幫你規劃好了:
剛入職場時,提醒你“潛龍勿用”,努力韜光養晦,積蓄能量;
遇到困難了,安慰你“坎為永,長流而不滯”,一面堅定信心、謹言慎行,一面鎮定自若,繼續找解決方案。
身處高位后,告誡你“亢龍有悔”,讓你凡事把握分寸,留有回旋余地......
無論是事業發展、孩子教育,還是為人處世、婚姻經營......
都早已為你指明了方向。
毫不夸張地說,只要你能參透其中一點點,就足夠你過好這一生!
最后,感謝南懷瑾大師的循循善誘,才能讓我這個眾多讀者中最笨的一個,克服心理障礙,得以淺顯地了解一下《易經》這部高深的經典著作,并從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