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3年,我們迎來了國劇的一次井噴。
懸疑劇、歷史劇、年代劇、科幻劇、喜劇等多題材全面開花。
優秀的作品層出不窮,幾乎每個年齡段的觀眾都能找到一兩部心頭好。
也把國產劇的品質,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今天,皮哥就帶著大家回顧過去3年最好的10部國劇,給它們排個名,看看哪一部劇曾讓你追得廢寢忘食。
下面,我們從第十部開始說起:
第10名:《邊水往事》
2024年丨豆瓣8.1分
懸疑劇這個賽道,這些年非常卷。
愛奇藝的“迷霧劇場”,騰訊的“X劇場”,都是鉚足了勁。
最近優酷的“白夜劇場”也開始發力。
不僅推出了《白夜追兇2》,還靠一部《邊水往事》徹底打響了招牌。
該劇優酷站內熱度破萬,豆瓣評分一度達到8.3分。
雖然最后有些爛尾,分數跌回了8.1分,但依舊是暑期檔唯一的爆款。
本劇主演是郭麒麟和吳鎮宇。
導演算之前執導過科幻懸疑劇《開端》。
本劇的監制則是“中國犯罪片之父”曹保平。
它早在2019年就立項了。
導演和曹保平第一次見面,就確定了“現實主義+架空”的創作思路。
他們虛構了東南亞的一個三不管地帶——三邊坡。
這是個光怪陸離的世界。
磨礦山、麻牛鎮、伐木場、藍琴賭坊、金翠歌廳……好似一個個游戲里的場景。
觀眾也跟隨主角,展開了冒險。
為了增加真實感,主創還花費2年時間,創造了一門“勃磨語”。
郭麒麟飾演的沈星,在打工時意外流落到三邊坡。
在尋找舅舅的過程中,遇到了吳鎮宇飾演的猜叔,由此開啟了刺激的邊水之旅。
它采用了單元劇的形式,每幾集就組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故事。
主角在闖關時完成了技能升級,而主線故事的全貌也得以展現,觀眾收獲了游戲闖關的快感。
演技擔當是吳鎮宇,猜叔就是他最擅長的角色。
在舒適區里,他交出了合格的表演。
其他幾個配角,如尤勇智、王迅、齊溪也貢獻了不俗的演技。
其中最驚艷的還是蔣奇明。
一個小小的疊碼仔王安全,愣是被他演繹出了層次感,人性的復雜在這個角色身上體現得很明顯。
最遺憾的是郭麒麟。
郭麒麟演技有進步,以往他最擅長演那種油嘴滑舌有點小聰明的角色。
本劇中的沈星一開始也是這個人設,前期他和吳鎮宇飆戲不落下風。
但后面隨著劇情推進,沈星成長了變得深沉了,郭麒麟就不太會演了。
大多數時候,他只能緊皺眉毛,演技被一眾配角壓制了。
整體來看,《邊水往事》和《北平無戰事》《人民的名義》類似,群像戲很出彩。
但兩個主角不出彩。
吳鎮宇正常發揮沒有突破,郭麒麟明顯力不從心。
不過瑕不掩瑜,《邊水往事》依舊開啟了國產懸疑劇的新拍法。
第9名:《人世間》
2022年丨豆瓣8.4分
《人世間》播出兩年了,但里面有段話一直打動著我。
“走得越遠,見識越多,認識的人越多,你就越能體會到,人這一輩子,你真正在意的,就那么幾個,這幾個人,就是你的全世界?!?/p>
這部劇就是對這句話的生動詮釋。
觀眾在看這部劇時,都會有這樣的感覺,
前40集,周家二老還在世的時候,盡管這個家雞飛狗跳,但主心骨立在那里,家就在那里。
周蓉自私,周秉義舍小家顧大家,周秉昆不得志,三個人三條心。
但躺在一個炕上,都是一個爹媽生的孩子,濃濃的親情就凝聚在那里。
40集后,周爸周媽走了,三兄妹的精氣神都散了,整部劇就少了一口氣兒,看起來特別不得勁兒。
不是劇爛尾了,而是父母在,你還有個歸宿;父母不在了,我們的余生,只剩歸途。
《人世間》就是抓住了這一點,才成為了近年來最熱的年代劇。
作為2022年央視的開年大劇,它一播出就打破了央視近5年的收視紀錄,在全網引發了話題熱議。
其實從劇作的角度看,它的問題很多。
原著小說雖然拿到了茅盾文學獎,但并不適合改編成電視劇。
后期的劇本進行了很多改良。
劇中的人物,不少也太過極端。
要么太倒霉,要么太高尚,要么太自私,都有違和感。
整部劇也是虎頭蛇尾。
但它傳遞的情緒實在太濃烈了,讓人完全忽略了這些瑕疵。
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情緒更讓人回味。
本劇的豆瓣開分8.1分,2年后漲到了8.4分,感動人心的電視劇就是好劇。
第8名:《狂飆》
2023年丨豆瓣8.5分
一年之后,回看《狂飆》,大多觀眾已經對它祛魅了。
去年年初,它一開播就引發了全民追劇熱潮。
當時正值春節,許多人都陽了,在家追《狂飆》就成為了“小陽人”的標配。
《狂飆》完全是按照爽劇路數拍攝的。
扮豬吃老虎,我命由我不由天,這些套路并不高明,但在當時剛好切中了觀眾的痛點。
整個春節期間,《狂飆》的熱度甚至比春節檔的電影還高。
高啟強直接成了大哥的代名詞,全員為之瘋狂,這部劇的豆瓣評分一度飆到了9分以上。
但《狂飆》當年拍攝時受限于大環境,后期進度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這也導致收尾戲份呈現斷崖式的下滑,評分也跌到了8.5分。
主演張頌文憑借《狂飆》,徹底躋身一線頂流。
如今他還是那個耐心開導網友的老大哥,低調而親切。
只是新出的作品,資本味都比較濃,多少有些讓人困惑。
如今熱度過去,我們也能給這部劇一個公正的評價。
前26集封神,后13集爛尾,爽感有余,回味不足。
張頌文全程高光,張譯除了口音出戲外,整體發揮也不錯。
你要圖個爽,可以去看它,想要看出點門道,可能有比較困難了。
第7名:《繁城之下》
2023年丨豆瓣8.5分
這是一部有文化的古裝懸疑劇。
往簡單說,你可以把它看作一部古裝版的《隱秘的角落》。
兩部劇的故事不同,但主角都是一個邪惡的小孩。
《繁城之下》里的陸直,就是一個加強版的朱朝陽。
往深刻說,它是整個明末社會的浮世繪,展現了當時各個階層真實的生活狀態。
大量的框架構圖,多處交叉的蒙太奇剪輯,敘述視角的反復切換,像一本精彩的古代探案小說,充滿了文學性。
而對于普通觀眾來說,這部劇也對你的胃口。
一開場就是連環殺人案,很符合犯罪懸疑劇的套路。
然后主角在偵破時,慢慢引出了20年前那場陸宅大火懸案。
到最后,觀眾才發現,本片真正的主角并不是曲三更組成的探案小組,而是兩個小孩子陸直和小寶子。
兩個當年的玩伴,因為心中對于善惡的理解不同,最終分道揚鑣,甚至開始了相互仇殺,層層包裹的結構實在精彩。
不過精彩之余也有遺憾。
一是主角曲三更的扮演者白宇帆,在本劇中的表現難言出彩。
特別是和寧理搭檔,師徒二人的演技一對比,差距極為明顯。
二是少年陸直和中年陸直的差距實在太大。
一個充滿靈氣,一個平庸迂腐,實在有些出戲。
除去演員的遺憾外,《繁城之下》稱得上良心劇。
第6名:《唐朝詭事錄之西行》
2024年丨豆瓣8.6分
今年愛奇藝在和騰訊視頻的較量中,節節敗退。
大爆劇《繁花》《玫瑰的故事》《慶余年第二季》全部出自騰訊視頻。
愛奇藝的王牌節目《一年一度喜劇大賽》也被騰訊挖過去,改成了《喜人奇妙夜》。
他們精心打造的脫口秀節目《喜劇之王單口季》剛定檔,騰訊那邊就推出了《脫口秀和TA的朋友們》。
幾個回合下來,愛奇藝的臉上已經掛不住了。
萬萬沒想到,幫愛奇藝贏回場子的,竟然是一部小眾探案劇《唐朝詭事錄之西行》。
這部劇第一季播出的時候,口碑不錯,豆瓣評分從7.3分漲到了7.9分,但受眾極窄。
原班人馬聚集拍了第二部《唐朝詭事錄之西行》,沒想到小爆了一把。
第二部豆瓣開分8.1分,目前已經漲到了8.6分。
它在愛奇藝的熱度破萬,也算出圈了,皮哥周圍很多朋友都在追這部劇。
《唐朝詭事錄之西行》簡單來說就是探案劇。
40集,每5集一個案子,一共8個案子,個個精彩。
幾個主要角色組成探案小隊。
團隊里,蘇無名負責推理,盧凌風負責打斗,喜君負責給犯人畫像,費雞師負責治病解毒,櫻桃負責跑腿。
模式上其實和《少年包青天》《神探狄仁杰》很像。
不過和傳統探案劇相比,它其實不太注重推理過程,很多結果都是直給的,少了點爽感。
但繼續看下去,發現它更注重對歷史人文的挖掘。
最典型的,就是《仵作之死》單元對于仵作的匠人精神的歌頌。
一封《放妻書》能看出編劇深厚的文學功底。
還有《供養人》單元,將莫高窟壁畫植入了案件中。
兩部劇16宗案件,每個案件都有對應的歷史典故。
這部劇的內核也不是抽絲剝繭破案,而像一個唐代歷史的博物館,把一件件展品藏進了案件之中。
第二部播出期間,第一部的豆瓣評分也漲到了8.0分。
楊志剛之前因為說臺詞慢被詬病,他演的劇也被認為是中老年人的最愛。
這次《唐詭2》的熱播說明了,好劇不挑觀眾。
這部劇的日均播放量一度達到4000萬,但和大爆的《慶余年2》相比,還是相差甚遠。
不過有了第二部打底,第三部的熱度應該會更上一層樓,期待一下。
第5名:《繁花》
2023年丨豆瓣8.7分
今年1月,張學友在演唱會上演唱了《偷心》,這首歌是《繁花》的插曲,這首歌被這部劇帶火了。
張學友表示,《繁花》發表于1994年,30年里他演唱的次數不超過3次,感謝《繁花》劇組讓這首歌復活了。
從《偷心》的復活就能看到,《繁花》這部劇有多火。
《繁花》的火和《狂飆》的火是不一樣的。
《狂飆》是街頭炒飯,大火爆炒,量大管飽。
小人物逆襲成黑老大的故事人人都很喜歡,但問題在于后勁兒不足。
《繁花》是頂級國宴大廚做的佳肴,充滿了小資情調,感情戲也多。
受眾人數不能和《狂飆》相比,但藝術質量更高。
《狂飆》這類劇,以后還會有,但《繁花》基本就是孤品了。
《繁花》改編自金宇澄的同名小說。
但看過小說的都知道,劇和小說完全兩個樣。
王家衛基本留住了小說的魂,但人物和故事情節基本是全新的。
如果說小說最大的特點是腔調,那么這部劇最大的看點就是氛圍。
故事情節其實很單薄,人物關系也莫名其妙,王家衛的東西,看得就是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和光影藝術。
重情義的阿寶,颯爽的李李,外冷內熱的玲子,甜美天花板汪小姐,還有看破世事的爺叔,在觀眾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王家衛是上海人,有著濃重的上海情結,為了拍這部劇,他幾乎1:1造了一條黃河路。
王家衛說,也許觀眾覺得黃河路的場面太過繁華,那是因為我們要還原當時人的真實感受。
《漫長的季節》《大江大河3》《繁花》的故事發生時間都是上世紀90年代。
但展現出的卻是三個世界,它們從三個側面展示了中國的真實面貌。
第4名:《三體》
2023年丨豆瓣8.7分
今年3月,網飛版《三體》上線,罵聲一片,騰訊版《三體》的含金量再次提高。
當年兩版《三體》幾乎同時官宣,大家普遍持悲觀態度。
騰訊版投資3.6億人民幣,一共30集,每集1200萬元人民幣。
網飛版投資1.6億美金,一共8集,每集1.6億人民幣。
10倍的差距擺在這里,而且網飛版找的是《權力的游戲》原班人馬進行打造,國產硬科幻劇之前也沒有成功的先例。
全方位的差距,還有得打嗎?
沒想到最后呈現的效果完全相反。
網飛版《三體》進行了大量魔改,節奏變得很快,追求爽感,但失去了小說的神韻。
在特效上做得很失敗,一個古箏計劃還是用傳統災難片的拍法,細節不到位,真不知道這錢花到哪里了。
而騰訊版的《三體》,幾乎完全忠于原著拍攝。
慢節奏的敘事一開始有些門檻,再加上播出時又和《狂飆》撞車,一開始評分8.0分,沒有出圈。
后來《狂飆》完結后,《三體》也漸入佳境。
結尾的古箏計劃直接封神,將中式恐怖融入了科幻中,有一種殺人于無形的酷感,它的評分也飆到了8.7分。
兩版《三體》的PK,表面上是騰訊和網飛兩個平臺的較量,其實是中美在科幻劇領域的一次直接對話。
我們來了一次完勝,無論是情節還是畫面,都做到了全方位的碾壓。
當然開心之余,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我們和美國在科幻片上的差距依然很大。
《三體》第一部其實更偏重懸疑和歷史,文戲更重,這也是我們能以弱勝強的關鍵。
兩版《三體》的第二部都開拍了,小說中的第二部才是主菜。
比賽才剛剛開始,我們接著看戲。
第3名:《去有風的地方》
2023年丨豆瓣8.7分
這部劇一開始不被看好看,剛定檔的時候,預告片被很多人吐槽。
“畫風這么像芒果臺的綜藝?”
“看著像廣告片?!?/p>
“劉亦菲和李現的上山下鄉?”
這樣的吐槽不絕于耳。
背后的原因很簡單。
這部劇是那種田園治愈劇,弱劇情,治愈風,在日韓很受歡迎,類似的有《小森林》。
但在中國,它還非常小眾。
即使是劉亦菲和李現主演,受眾也不會太多。
沒想到,這部劇上線后,口碑不斷攀升,很多人為它安利,分數也從8.1分漲到了8.7分。
劉亦菲飾演的許紅豆,是個典型的職場打工人。
因閨蜜去世,情緒陷入低谷,她獨自來到云南大理的有風小院。
在那里,她遇到了李現飾演的謝之遙。
謝之遙是當地人,辭去了大城市的高薪工作,回鄉創業。
兩個年輕人一起在大理建設家鄉,期間互生情愫,最后走到了一起。
沒有狗血的愛情,沒有跌宕起伏的劇情,就是靚男俊女的田園牧歌,它擊中了當代社畜的痛點,讓大家找到了共鳴。
但對于更多觀眾而言,劇情推進太慢,畫風像拍MV,看起來有些無聊。
總之這部劇是挑觀眾的。
前段時間和朋友去大理旅游,在洱海S灣的路標上,赫然寫著去有風的地方,有很多人慕名前去拍照。
這意味著,這部劇已經脫離小眾范疇,成為大理旅游的一張名片。
看完這部劇的朋友,不妨去大理旅游打卡吧。
第2名:《我的阿勒泰》
2024年丨豆瓣8.9分
《我的阿勒泰》是《去有風的地方》升級版。
它是一部草原治愈劇。
但它改編自一本散文書。
不是兩個人的談情說愛,而是講述了阿勒泰的風土人情,每個人都鮮活立體,群像戲非常精彩。
雖然只有8集,但好像做了一場關于草原的夢。
導演拍得非常細膩,尤其是對女性角色的塑造。
張鳳俠,國劇中少見的瀟灑幽默的女俠角色。
身上破破爛爛,臉上一片黢黑,卻無法掩蓋住她的光芒。
女兒在市場上把奶奶弄丟了,別人的媽媽一定罵慘了,張鳳俠說,那有什么,我經常把她弄丟。
自己做不到的事兒,絕不苛責女兒做到。
把丈夫骨灰丟失那段,展現了她的敏感脆弱。
人生即使這樣,很多人很多事我們都來不及好好告別。
女兒遭遇到了挫折,她對女兒說,我生你下來,不是讓你服務別人的。
啥叫有用?你看看這個草原上的樹啊,草啊,有人吃有人用,便叫有用。要是沒有人用,它就這么待在草原上也很好嘛!自由自在的嘛!
其中浴場那場戲是近些年最好的女性表達。
大家都光著身子,但沒有一絲色情的意味,水汽中氤氳著女性的光輝。
就像老奶奶說的那樣,再顛簸的生活也要閃亮地過。
男女主角的感情戲也真誠動人。
此外巴太的爸爸,嫂子托肯,塑造得也很鮮活立體。
整部劇就是一個童話故事,幸運的是,這樣的故事現實中真的存在。
因為這部劇的熱播,新疆的阿勒泰已經成為很多人旅游的首選,一部劇又帶火了一座城。
第1名:《漫長的季節》
2023年丨豆瓣9.4分
如果給每個年代的國產劇選一部代表作。
上世紀80年代是《西游記》,90年代是《還珠格格》,00年代是《大明王朝1566》,10年代是《甄嬛傳》。
20年代就是這部《漫長的季節》。
從中也能看出大眾審美的變化。
過去大家喜歡看的是神話小說、才子佳人、帝王傳奇、后宮斗爭。
現在大家更關注小人物在時代浪潮里的悲歡。
《漫長的季節》就是這樣一部平民史詩。
故事發生在上世紀90年代的東北,一起離奇的碎尸案引發轟動,范偉飾演的王響一家牽連其中。
表面看,這是一部犯罪懸疑劇,實際上是一部年代劇。
在當時下崗潮的籠罩下,東北人都蒙在陰影之中,碎尸案就是這種集體情緒的一次爆發。
隨著案件的偵破,三人探案組出場。
王響、彪子、馬德勝,每個人都是被生活欺騙的可憐人。
但他們依舊保持著熱愛,去探尋生活的真相。
過程是殘酷的,有人一命嗚呼,有人病了癱了,還有人含著眼淚繼續前行。
當姜育恒的《再回首》響起,一股暖流從心底涌起。
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后,我們依然要熱愛它,盡管心底已經千瘡百孔。
這部劇的藝術性極強,攝影、剪輯、服道化、演技等都是國產劇的頂配。
和《繁花》雖然發生在同一歷史時期,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藝術表達。
看完《繁花》就像參觀完一個藝術攝影展,看完《漫長的季節》像讀完一本細膩綿長的小說。